对方签收表应放在物资实际发放的月份。 购买时虽已借记业务活动成本,但物资实际发放时才是相关业务活动真正发生的时候,从权责发生制角度,签收表放在发放月更符合会计核算原则。
老师,一月份的时候公司给我们每个员工发了300块钱的红包,总计:8400块钱,我一月份做帐时的分录:借:管理费用-福利费8400 贷:银行存款8400;我现在把这8400块钱做到二月份的工资表里,但是有个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处理,每个人的300块钱加到实发工资里才能申报个税,但是这300块钱上个月时就已经发放了,那实际发放的时候是不是又再减去这300块钱呀?
老师 请问下 就是我们公司上个月发放工资的时候 一个员工的个人承担的社保没扣 然后这个月做工资的时候给扣出来了 在其他扣款里面 那我做分录的时候这笔七百块钱的借方我应该是要这么做啊
老师,我们是一家建筑施工企业。有一个员工,每个月工资发放是5000元。后来这个员工被借调到了其他单位去帮忙干活,工资还是在我们这边发放的。现在我们要跟那边的单位按每个月6000元把这个员工的工资结算过来,对方单位要求我们开发票给他,发票内容开现代服务-借用人员工资,税率6%。请问,这样子的发票我们有权限开吗?发票开出后,做账怎么做呢?成本怎么结转呢?
旅游公司内账。相当于是员工自己付钱买的,价格一样,只不过是公司这边帮忙采购,然后我们先收了员工的钱。我们已经收了员工购买棕子的钱30元/盒,做账是借银行存款15*30=450元,贷其他业务收入450,然后后面付了款开发票报销时,能不能直接冲账借其他业务收入,贷银行存款,就不用走应付账款这个科目了,还是说一定要走应付账款这个科目,,因为原本是想走费用去报销,然后收钱时就先计入了其他业务收入,但是好像计入费用报销也不知道行不行,如果可以计入费用报销的话也不知道用什么科目。老师,你们这个我追问不了只能一遍一遍的粘贴来问您老师的回答:您好,买的时候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450员工给钱时借:银行450贷:其他应收款450收入什么都不用做的。我的追问:那我是上个月做的账,已经结账,报表已经发给领导了,不想返回去重新做账,而且当时是收了好几个员工的钱,都是不同时间收的,一定要在这个月红冲重新做吗?不可以一笔做相反的分录,借其他业务收入,贷银行存款这样做吗?
郭老师请问下民间非盈利组织,买了一批组织发下去给员工用来做活动发给受益对象的,那我购买物资了要怎么做账,发放出去要怎么做账呢
安装给水、消防管网860m,排水管网200m,需要交环保税吗?如果交,怎么计算?
地面水泥硬化500平,铺花砖300平,塑胶跑道200平,铺沥青100平,需要交扬尘环保税吗?如果交,具体怎么计算,请明细说明,谢谢。
老师,请问银行里不知道怎么多了0.03,我怎么入账?凭证借贷怎么写?
老师这个债权成本,等式左边1050*(1-2%)求的是每张债券扣除手续费的金额,等式右边求的应该是全部发行债券的现值,他们应该不想等啊,看答案不明白
老师,我工资做到9000但是实际不发放,就是为了交点个税,这样有什么风险吗
老师我分不清T型帐的期末余额该写在哪一边
本月签订了购销合同小规模需要报印花税吗
通过对公支付给个人的加工费,对方没有票,如何做账
老师,请问工资一直是报0工资,然后又购买有社保,那么账上一直挂着1-6月的社保共2730.48元,这个都是法人的社保,以后也不用在工资上扣回来的呢,应该怎么平了它呢
2023年商标权累计摊销多记了一次,2025年才发现,这个要怎么操作,本年度需要怎么做账
那我怎么做分录呢
购买物资时 你当时的分录是正确的,即: 借:业务活动成本 贷:银行存款 这一步记录了购买物资的支出。 物资实际发放时(两个月后) 你需要把对方签收表放在物资实际发放的这个月,并做如下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业务活动成本 这里将业务活动成本转到应付职工薪酬,是因为这批物资是用于员工福利的。 同时,确认实际发放给员工: 借:管理费用(或相关成本费用科目,具体看员工所属部门和用途) 贷:应付职工薪酬
老师买的东西不是给员工的,是让员工发给老人家的,就是相当于送给他们前面就是买的东西到员工手上员工先签收了这些东西后面他们去办活动才把这些东西再给老人家老人家签收这样
那就计入业务活动成本 借:业务活动成本 贷:银行存款
就是不知道吧,发放的时候那些单子放在哪里?
购买物资时 借:存货 贷:银行存款 解释:购买物资时,先将物资计入存货科目,这表示组织拥有了这批用于赠送的物资资产。 员工领用物资时(此时尚未发放给老人) 借:业务活动成本 贷:存货 解释:员工领用时,由于物资已经离开库存用于组织的业务活动(准备送给老人),所以将存货成本结转到业务活动成本,体现成本的发生。 物资实际发放给老人(两个月后)时 将对方签收表放在这个月,同时做分录: 借:业务活动成本 - 捐赠成本(或根据组织具体的成本明细科目设置) 贷:业务活动成本(之前领用环节已计入的成本)
老师现在碰到一个问题,就是他们发放的时候每次数量是不一样的,然后就会出现,就是可能这次发了一部分,下次发了一部分,然后因为量有点大,然后他们每次的数量不一样,不知道出库了多少,然后但是单子都有签数量很难统计,我就不知道怎么填业务活动成本带存货这个金额
采用估计与定期盘点相结合的方法 估计法初步记录:在每次发放时,如果难以精确统计发放数量,你可以先根据大致估计的发放比例来计算存货减少金额和业务活动成本增加金额。例如,假设购买了总价值为 10,000 元的物资,你估计第一次发放了约 40%,那么第一次发放时的分录可以是: 借:业务活动成本 - 捐赠成本 4,000(10,000×40%) 贷:存货 4,000 定期盘点调整:定期(比如每月或每季度)对剩余存货进行盘点。假设盘点后发现实际剩余存货价值为 5,000 元,而按照之前的估计,应该剩余存货价值为 10,000×(1 - 40%) = 6,000 元。这说明之前估计的发放量多了,需要调整业务活动成本。调整分录如下: 借:存货 1,000 贷:业务活动成本 - 捐赠成本 1,000 建立简易的收发存记录系统 即使每次发放数量不好统计,也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记录每次发放的大概情况。表格可以包括日期、预计发放数量(根据现场人员的大致估计)、签收数量(如果有部分能确定的)等信息。 根据这个表格,在每次发放后,按照预计发放数量来计算业务活动成本和存货的金额。例如,假设某一次预计发放物资价值为 3,000 元,分录如下: 借:业务活动成本 - 捐赠成本 3,000 贷:存货 3,000 随着信息的逐步完善,如后续得到更准确的发放数量,再进行调整。如果发现实际发放数量比预计发放数量少,就像上述盘点调整一样,将多计入业务活动成本的部分转回存货;反之,如果实际发放数量多,就补记业务活动成本并减少存货。 参考历史数据或同类活动数据进行估算 如果该活动是定期进行的,或者与之前的类似活动有可比性,可以参考历史数据来估算每次发放的数量。例如,之前类似的捐赠活动每次发放物资占总物资的比例大致相同,就可以按照这个比例来计算本次活动每次发放时的业务活动成本和存货金额。 假设历史数据显示每次发放比例约为 30%,购买物资价值为 15,000 元,那么第一次发放时: 借:业务活动成本 - 捐赠成本 4,500(15,000×30%) 贷:存货 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