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所得税永久性差异会计处理。

2022-09-23 08:09 来源:快账

导读:所得税永久性差异会计处理怎么做?根据小编老师的理解,企业所得税永久性差异一般会是因为会计和税法上的口径不同导致的,那么对此差异部分的所得税则是可以通过所得税费用以及应交税费科目来记录,其他相关的介绍资料欢迎你们来阅读下文,希望对你们理解有所启发.

免费提供专业财税问题解答,让您避免税务行政处罚风险
答疑老师

吴艳丽|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所得税永久性差异会计处理。

永久性差异,是因会计与税法口径不同,不需吗

要确认递延所得税.体现在当期应交所得税中.差额*适用所得税率.

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或相反分录)

企业在损益类科目中需设置"所得税费用",使用该科目时需注意:

(1)本科目核算企业确认的应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

(2)本科目可按"当期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进行明细核算.

(3)所得税费用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当期应交所得税,借记本科目(当期所得税费用),贷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

②资产负债表日,根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大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贷记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费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等科目;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应有余额小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应当比照上述原则调整本科目、"递延所得税负债"科目及有关科目.

(4)期末,应将本科目的余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本科目无余额.


产生永久性差异的几种类型?

(1)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确认为收益.(2)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作为收益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确认为收益.(3)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会计报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除.(4)按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时不确认为费用或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允许扣除.永久性差异是指企业某一期间发生,以后各期不能转回或消除,即该项差异不影响其他会计期间.其成因是由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收入与费用确认和计量的口径上存在差异.如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在计算纳税所得时,不能从应税所得额中扣除;但是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该支出是企业的一项费用,应体现在经营损益中,允许其从税前会计利润中扣除.这种差异发生在每个会计期间,而且,这种差异发生后,不能在以后的会计期间转回.

所得税永久性差异会计处理怎么做?通过上文小编老师阐述的相关资料,针对企业所得税的永久性差异的会计处理应当是先要确认递延所得税的,然后在通过应交税费的应交所得税相反的分录来记录核算的.如果你们对此上文讲解到的相关资料有疑问,那么不妨来本网站上搜索其他的知识学习.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