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不用跟老板争论,你要做的是解决问题。 你可以跟老板说,你说的这些我都是能够理解的。实际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子,但是另外一方面税务局的要求也确实是存在。要不我跟你一起去找税务局说说看,我们一起去说服税务局看行不行。
老师,是这么个情况,公司盈利了差不多将近500万吧,400多万,然后一直没纳税,从一九年就一直没纳税到现在,然后之前的账已经做死了,就没办法再纳税了,然后我们这个盈利呀,也没有收据,等于说无票收入,现在我们想把这个税给缴上去,怕这个税务查,我们现在有什么好办法吗? 备注:我们也不想升为一般纳税人,也不想那个超过100万的盈利,因为超过100万的盈利就要交10%,那个那个乱七八糟的税,还要那个牵扯乱七八糟的东西,就是想把盈利做到100万以下,然后这个就交点儿,那个每个季度交3%吧,就很少那一部分就最低的税,中小规模企业那个税,我们想我们想享受那个政策。
我们公司新来了个会计,然后我就把我手上的账交给他了,因为是项目内账,他每次问问题,他都是跟出纳两个人窃窃私语,说我这个做错了,那个做错了,背地里说我,又一次刚好被我撞见了,我发火了,我们公司的年产值有1个亿多,这个会计的嘴巴碎的很,虽然说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但是她现在处处针对我,我现在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希望老师给点意见
老师,我今天工作遇到了一个很迷茫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是跟自治区医保签合同对地级市医保进行检查,但是他们有些问题确实存在,但是我在跟同事进行检查的时候,感觉他们都在忽略,能过的都过了,特别是内控的问题,比如付了一笔暂付款,什么材料都没有,直接经过财务审批付出去了,然后他们拿了一个文件过来说是区政府要求付核酸钱,然后我问我们组长她也说算了,后面我去查文件核酸的费用期间和医院提供也不一致,也超期了,所以我都不懂对被审单位到底是真的严格审查,还是放水,主审也不在这边。还有就是平时交流对被审单位的态度是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说服他们,还是两边协商,他们能不能的材料让补算了还是实事求是,写进报告。还有跟被审单位沟通,实务中我们注意什么呀?
请问老师,我跟老板说增值税每个月交个几千块钱,老板不愿意,怎么办?我说适当交一点,税务不会查你,他说交几百,他说本来成本高,这个行业现在就是利润低,很多企业都倒闭了。没钱挣
请问老师,我跟老板说增值税每个月交个几千块钱,老板不愿意,怎么办?我说适当交一点,税务不会查你,他说交几百,他说本来成本高,这个行业现在就是利润低,很多企业都倒闭了。没钱挣
朴 老师进 公司公户收到一笔款,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款怎么入账?
直接人工费要是这个月没项目做,直接人工怎么算?
老师:您好,我们有一笔工程款款确认收不回来呢?现在账务怎么处理呢?
村委会属于事业单位?账有什么特殊性?
老师你好,我公司是做太阳能光伏和储能工程的建筑公司,有资质。一般合同里都是包工包料,从现场查勘到设计到采购材料到安装到调试再后并入国家电网。我发票开的是建筑服务发票,请问对方拿到发票后应该可以计入固定资产的吧?
老师,补交以前月份的社保怎么补交
朴老师,金马商贸的实操课,就是那些领料单,入库 出库单 这些在实际工作中是谁来负责填制的啊
老师,装修酒店行业,买的马桶等各种样品,直接入工程施工吗?
公立医院,会员费可以计入会议费吗
你好,进项税额分摊明细表是电子税务局可以查到吗
他如果敢去,你也就跟他去,反正企业是他的。他如果不敢去,最终也还是只能交税。
嗯嗯 我都准备找下家了,干着我害怕,有一个项目亏了几百万呢,实际你懂的。老板的思维很活很快 他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然而我太老实了,我内耗很严重,学的是要真实,实际根本做不到,要么就只有不吃这碗饭,老板说我改变不了规则就只能顺应他的规则,做得让一切看起来合情理。
你好,如果导致自己严重内耗,又没有多少钱,就换。没必要为了在别的地方也能拿到的收入来陪他。而且这种老板,既然税务局都不放在眼里,要真有问题,100%要把锅甩在会计头上。
为了抵扣进项把营业范围增加了白酒,进来的发票是一种酒,实际拿回来是另一种酒,我说既然有这个营业范围,那应该作为库存商品管理,定期盘点,他说你别管实际的,按发票盘就是了。我说这查起来怎么办,他说我不能马上买回来吗,我不能说寄售了吗,我不能说在仓库暂时提供不了吗
这种老板跟你的性格不匹配,你承担了风险,又没有获得对应的收益的话,就换。
还问我你老说查 到底谁来查你 感觉我一天担惊受怕的 人家觉得他挣钱正大光明没必要害怕 觉得我工作方向错了 应该配合他把一切做得像真的
你好,可以配合他,但是也得给你对应的收入。 不然配合他干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他承担风险有收益,我们没收益,就不要跟他一起了。
我觉得不是钱的事,我对我的生活很满意,我不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所以从来没说过多要钱,只想跑,问了一下周围的人,结果是行业常态,不知道是我疯了还是这个社会疯了。
如果是这个问题,那确实是常态,这个就需要自己评估自己能接受的程度,比如每年100万以内的差异,我可以接受。那我就去找这类企业,如果超过了300万的差异,我就有压力了,那就不要去超过了这么多差异金额的企业。 同样的有借必有贷,你想改变对方是很难的,要么就只能相互内耗,要么就得有人让步。
接触了一年,这个老板脑子非常灵活,精于算计,把利益看得太重,少了一些人味儿,我还是好好琢磨下家吧。感谢老师听我吐槽了这么多
你好,不用客气,相互讨论一下挺好 如果想多赚点钱,就得要这样,不然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胜。但是同样的,这种操作的风险也在加大。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看追求的是什么了。
有道理,通透了
你好,欢迎下次再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