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填写,这里不要填写。你有视同销售的,或者是没有按期做收入的,才需要填写。
实际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个实战的问题,我新入职一家小规模公司,2020年5月份申报19年汇算清缴时,只在调整表上收入调增了20万,只交纳了所得税,也没有交增值税等,实际去年的账上并没有做这笔无票收入,现在账上还挂着这20万预收账款呢,请问,1.这调整表上的无票收入的分录需要处理吗?2.这20万的收入怎么和账上挂的预收账款冲平呢?还有还发现成本还调减了22万,应付账款有家20万的挂账,实际已经付清款了,当初付款时直接做到主营业务成本了,没有收到发票,实际收到发票后又记入成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处理这事
我们公司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之前有几套商铺卖给了股东,当时一次性付清了全款,收入成本也结转了,后面股东想走贷款,我们把他多付的贷款部分的钱退给了他,收入成本没有转回,贷款目前银行还没有放下来,股东买的商铺现在出租出去了,目前还是由公司收租开票交税,想问下公司能不能把这几套商铺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如果可以该怎么处理?成本收入以前年度已经都结转了
我们公司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之前有几套商铺卖给了股东,当时一次性付清了全款,房款收入成本也结转了,后面股东想一部分首付一部分走贷款,我们把他多付的贷款部分的钱退给了他,收入成本没有转回,贷款目前银行还没有放下来,现在这几个商铺出租出去了,目前还是由公司收租开票交税,想问下公司能不能把这几套商铺作为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如果可以该怎么处理?以前年度结转的房款的收入和房屋成本是否要转回
老师,我们是商贸行业,小规模纳税人。2022年末取得库存商品,发票没来,账面暂估了,今年汇算清缴之前发票过来了,我是如下财务处理的: 取得商品时: 借:库存商品 10万 贷:应付账款-暂估 10万 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贷:库存商品 10万 期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023年取得发票,,发票与暂估无差异 借:借:库存商品 - 10万 贷:应付账款-暂估 - 10万 借:库存商品 10万 贷:应付账款—某公司 10万 —————— 请问结转销售成本和期末结转的凭证需要红冲吗?另外23年取得的发票附在当月凭证后面吗?还是附在22年暂估凭证后面
老师您好!我所在的公司是一般纳税人,从事的是医疗行业,免增值税,规模比较小。有两个问题需要请教您 第一个:因我接手前面的会计账务不久,接近年底了我把账梳理了一遍,发现预付账款和在建工程科目还有接近两百万的借方余额没有转出,我查了后发现是几年前买的资产和装修款没有开发票的原因所以一直挂着账,我想写个情况说明把他转出相应的科目,后续汇算清缴时再做调增处理,不知是否可行,或者有无相关的政策文件能做为支撑 第二个:清查时发现应付账款的科目中有几家供应商已经停止合作2年了,但是账上还有欠着对方的钱挂着账(实际上其实已经付清对方的款了),我也想写个说明由领导审批后转入营业外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这样操作是否合理合法,如果不合规,请问老师有其他办法吗?
个税申报系统征期1-12月实际是23.12-24.11月工资与年度载帐工资也是一致的全部计算在当年度的成本里了,社保基数可以按照这个计算吗都是自然月12个月,比对数据不是也跟个税这个征期比对吗,不存在虚报问题数据操作我认为是可行的
个税申报系统征期1-12月实际是11-12月工资与年度载帐工资也是一致的全部计算在当年度的成本里了,社保基数可以按照这个计算吗都是自然月12个月,比对数据不是也跟个税这个征期比对吗,不存在虚报问题数据操作我认为是可行的
供应商开材料发票一定要备注项目名称吗?
费用分割单可以入账后。年底可以抵企业所得税吗
老师,我们公司是做汽车租赁的,开出去的销售发票都是开:租车费。请问一下,我们购买的前包围9000元已经使用(汽车配件)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老师,老师,我办税务清算的时候足够检测显示这样,要怎么处理
每张进项成品油发票都需要进行成品油用途勾选吗,不勾有没有影响
老师,我们公司是做汽车租赁的,开出去的销售发票都是开:租车费。请问一下,我们购买的前包围9000元(汽车配件)计入哪个会计科目?
老师,请问A公司欠B公司1000万的款,现在B公司注销了,这笔款要怎么平账呢
老师,一个投标的项目,支前付的投标保证金,中标了,现在这笔钱转为履约保证金,应该怎么做这笔分录呢/
我刚才回复错人了,这里忽略就行。 印花税借税金及附加贷、银行存款、 契税和你的房屋都可以使用了。的话,企业固定资产在预付账款如果不能使用的话,借在建工程贷预付账款,这个装修费也做到在建工程达到使用状态的时候,你才能做固定资产
你们买来是做什么用的?自己使用的,卖货的,借销售费用, 贷累计折旧,次月开始折旧。
买来出租,我怎么平掉,回归正常,全套科目是多少?
哪一个科目?你需要平掉
出租出去对应的折旧费借主营业务成本或者其他业务成本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不会平的,一直都会有余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