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进项税额发票需要拆分的,做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即可,免税项目不可以抵扣进项税额哈
某玩具出口厂是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出口产品实行“免、抵、退”方法,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对外币交易采用交易日即期汇率折算。销售和外购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为13%, 退税率为7%,该厂2022年有关经济业务如下: 一月份: 1、报关离境出口玩具FOB USD40万元, 汇率7.30 2、内销玩具销售额550万元 3、外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600万元, 货物已验收入库 4、本厂福利部门领用玩具折合销售额20万元 5、期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无待抵扣进项税金 要求: (1)根据以上资料计算本月应退或应纳的增值税额。 (2)请做出以上业务的会计分录。
老师,我们公司是一般纳税人,有进出口业务,问题一,开票给国外客户税率是跟我们国内税率是一致的对吗?按发票入账,借: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这样做对吗?问题二,我们有进项发票回来,进项发票不像一般企业需要做进项认证抵扣是吧?是应该拿着进项发票和报关单去相应的部门申请退税是吗?退税到账有怎么做会计分录?
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以前年度出口设备(包含安装调试),由于疫情无法前往安装调试,货物已发至国外,报关单金额500万元,已收款400万元,由于我司无法前往安装调试也不再安装调试,故剩余的100万元对方不再支付给我司,以前年度已经申报过出口退税管理,也进行了退税。蓝字发票免税的以前年度也已开全。 问题1、针对无法履行的义务无法收款的部分100万需要开具红字发票不? 问题2、需要本年在出口退税管理里面进行相应的负数申报不? 问题3、是要将无法收回的这部分100万元(未税金额,发票是免税的)计算13%税率得出销项税额,作为不开具发票申报增值税销项税额不?或者选择进项税额转出,二选一,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就行吧?
外贸公司5月出口一批货物(已做暂估入库),6月收入待确认,未收汇,已开出口发票,但6月进项票未收到,同时6月支付了货款,对方7月1号给我们开了进项票, 确认收入需要结转成本, 我是冲销暂估后,直接做 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借: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还是需要继续暂估,等七月再重做呢? 因为7月需要预缴企业所得税 那我6月还需要做以下这笔分录吗?或许有更优的选择? 货物出口后,根据退税率,计算应收出口退税额: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你好老师,生产企业如果有几笔是贸易类型的业务,那这几笔相关的出口是按贸易类进行出口退税吗,具体怎么操作的? 另外本年度货物单证不齐的业务需要在本年年底视同内销,那这些业务到明年如果单据收齐了呢,已经报税了的该怎么账务操作? 开具出口普通发票是需要所有相关单据齐全后对吗,一般在报关单所属月份内,那如果报关单是在月底的时候拿到的,但开票系统已经截止了,怎么办?
在2023年3月购买的原材料,2024年4月才发现未入账,就做在了2024年,税务来检查,该怎么说明情况呢
老师,制造行业在未生产期间产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能在下次生产产品的时候计入成本里面吗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这期间我们有开过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企业所得税交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不是报表上的净利润呢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但是在这期间我们公司有开出过发票。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在总公司签合同任职财务,工资在总公司发放。但子分公司没有财务,兼任子分公司财务负责人并处理账务,请问如何从子分公司发工资给该员工
请问老师,财务费用当中有利息费用、利息收入,计算息税前利润时利息收入怎么处理?谢谢老师
老师,我想问下“关于小规模到升级成一般纳税前无收入并未产生申报纳税的话,海关进口增值税缴款书是可以在升级一般进行抵扣”请问这个无收入并产生纳税申报的期间是如何界定的呢?比如我们公司3.19成立的,税种认定是4月1日,缴款书是6月27日产生的,升级一般是7月1日。这种期间算不算无收入并纳税申报呢
当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进项是7 销项是5 最后结转增值税只要做借应交销5 应交 转出未交 贷 应交进7这样就完成了,因为我翻了我们那边分录就只有这一个
老师好,想问个实践的问题,我们有两个公司,一个公司负责销售叫A公司,一个公司负责加工叫B公司。第一个方案:A公司买材料让B公司加工;第二个方案:B自己买材料生产后卖给A。这两种方案从税负率和经营管理模式下哪种比较好,如果测试税负率的话,怎么着手去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