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个你可以计入制造费用-工具费或者低值易耗品。
目的:实训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资料:江南制造有限公司各月动力费用相差较大,会计上通过“应付账款”核算电费。2022年6月电力费用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6月15日收到银行转来的电力公司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每度电单价1025元,价款41000元,增值税5330元。经审核无误后于以支付(2)月末,后勤部门报来本月用电明细表本月共耗电65000度电,其中,品生产用电48000度,车间管理部门用电800度,厂部管理部门用电9000度本月该公司生产的甲、乙、丙三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6000小时、4000小时和2000小时。要求:(1)编制支付电费的会计分录(2)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法分配外购电费
老师,我们公司是工业制造业企业,有几笔费用的账,不太清楚怎么入账比较合适。老师您帮忙一一解答一下。1、生产车间的叉车电瓶坏了,我应该入制造费用下的哪个二级明细科目好?2、车间使用配件发物流运费计入“制造费用-运费”科目吗?3、我们办公区宽带充值6个月的费用1130元,需要计入预付账款,再按照一年来摊销吗?
老师,我们公司是工业制造业企业,有几笔费用的账,不太清楚怎么入账比较合适。老师您帮忙一一解答一下。1、生产车间的叉车电瓶坏了,我应该入制造费用下的哪个二级明细科目好?2、车间使用配件发物流运费计入“制造费用-运费”科目吗?3、我们办公区宽带充值6个月的费用1130元,需要计入预付账款,再按照一年来摊销吗?
某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3%,存货按实际成本核算,2022年8月发生的部分业务如下,请据业务编制相关会计分录(应交税费账户请列明有关明细科目):1.从银行取得1年期借款100000元,存入银行。2.购买原材料,买价10000元,增值税1300元,运输费100元,增值税9元,材料未到,签发支票支付。3.采用委托收款方式销售甲产品50件,价款125000,增值税16250元,用银行存款代垫运杂费500元,已办妥托收手续。4.采用赊销方式向C公司销售乙产品30件,价款60000元,增值税7800元;付款条件为“2/10,1/20,n/30”(销售合同约定按不含税价款计算现金折扣),甲公司估计乙公司很可能在20天内付款。5.与银行存款支付管理部门修理费2500元,车间修理费3500元。6.以银行存款支付广告费6000元,增值税360元。7.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买价200000元,增值税26000元,运杂费1000元,增值税90元,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8.以银行存款支付购买材料预付款30000元。9.车间领用低值易
某企业 2020 年 10 月份应付职工薪酬总额为 120000 元,其中:生产工人工资88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工资 4000元,运输车间工资10000元,供电车间工资6000元,销售机构人员工资2000元,厂部行政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福利部门工资5000元。 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工人计件工资分别为:甲产品15000元,乙产品13000元;甲、乙两种产品计时工资共计60000元。甲、乙两种产品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500工时、300工时。计时工资按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要求: 按实际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分配生产工人薪酬费用。 1、计算生产工人薪酬费用分配率以及甲、乙两种产品的分配额; 2、编制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 职工薪酬费用分配表 2020年10月 单位:元 应借科目 成本、费用项无需 需分配直接计入生产费用 费用 总账科目明细科目 母 分配 分配标准 分配率分配额 合计 基本 甲产品 直接人工 生产 乙产品 直接人工 成本 小计: 制造费用 工资费用 辅助 运输车间工资费用 生产 供电车间工资费用 成本 小计: 销售费用 工资费用 管理费用 工资费用 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 合 计: 3、编制分配职工薪酬费用的分计分录。 1/1
老师好,四月看一月二月三月的本年利润,在科目余额表中看那个数据
老师您好,这个答案为什么不选B
老师好,下个月我们公司从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需要换账套吗?
顺丰代理报关的,Fob,CIF的运费杂费报关费统一和国内运输费开在一起,影响退税吗
跨境电商行业,平台支付员工工资,是不是要填表给银行?才能支付?
老师好,一般纳税人进货的时候,借库存商品 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如果月底的时候我没有肖像,这个进项税额应该怎么做账啊?
老师好,一般纳税人,当月有进项,但是没有销售,未抵扣的可以结余吗
老师,因为这个月红冲了两笔成本的发票,是23年和24年的发票,那企业所得税要怎么做调整呢
老师前几天做了工商股权变更,税务还未变更,发现转让金额和转让股权份额都需要修改,可以去重新工商变更以后,新的营业执照拿到再去税务变更吗?税务是否按照最后一次工商变更为准。
请问老师,混凝土生产制造业怎样根据销售数推吨数,再由吨数推用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