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老师,我不明白答案中的会计分录,这里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50万元,本期发生160*25%=40,那么这个借其他综合收益10递延所得税资产10是什么意思?期初是可抵扣差,本期增加可抵扣差,这里的分录是冲掉的意思?还有这个答案也不理解:借所得税费用65贷递延所得税资产65(答案期初余额可抵扣差140本期发生65可抵扣差,又减上笔分录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10?我不明白啥意思?还有递延所得税负债期初贷方余额10,本期发生60*25%=15然后15-10=5是啥意思?是余下的要结转到所得税费用科目吗?
第19章所得税里面提到的。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他记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也不是企业合并产生不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但是无形资产当中的加计扣除费用,加计扣除会使费用增加,那么在计算应交所得税的时候,我们要做纳税调减,最后导致应交所得税变化。也就是说,它产生暂时性的可抵扣差异,但是他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计算应交所得税的时候,会影响我们交的企业所得税,那么我们做会计分录的时候,比如说计算出来的应交所得税是10万,那我们就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万
老师,我知道资产小抵大纳的口诀,但是不懂什么是需要用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分不清用哪个科目?这个递延所得税资产是不是相当于档期而言还是以后期间而言的,是表示税局欠了我的钱,所以形成资产的意思吗?如果是负债的,就是我欠税局的钱,是不是这个道理,麻烦老师转成大白话跟我解释解释
老师您好,我想问问一下这个题目: 在第四小问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的时候,应付职工薪酬(2500-2000)是什么意思呀,是因为那500不能抵扣吗,还有后面的那个+40,我不太明白转回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这个是什么意思? 然后就是第六小问,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时候,为什么要减去160*25%呢?这个不是属于其他综合收益部分吗,以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所形成的差异不是不需要进行纳税调整吗,这个不太明白? 老师还有最后的那个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不是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吗,它这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呀
无形资产的加计扣除不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负债?但是要调减应纳税所得额有点搞不懂意思是税法规定了,我会计上少扣了一部分,那按税法的来就还要多扣折旧这个算永久性差异吗因为不确认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都是暂时性差异
SAP对比金蝶用友,有什么优势?
老师个体户工资用现金开等其他的,最后有很多其他应付款,最后要注销的时候还不怎么办,一般都是和业主的往来
老师 我想问下什么情况才能开票 我不敢乱开发票 不知道哪样是虚开发票
老师你好!建筑工程预缴10万元,本期抵扣7.8万元,余额为2.20万元,老师怎样做分录,老师指导一下
请问下企业所得税收入是什么收入
请问老师,假如一个个体户去年拿到营业执照,一直未做税务登记,但有收入,今年四月份税务登记,那七月份申报时需要把去年的,今年一到三月的收入也申报吗?如果申报,收入算几月份的呢?
老师,那A公司(70%)是公司,受益人备案怎么填,信息表都是填个人信息的
老师,我司2月收到个税手续费返还,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1),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对不?同时申报增值税,由于小规模纳税人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所以增值税计入营业外收入,这样处理对不?
老师好,在摊销房租的时候,最后多出一分钱。请问怎么处理呢?
比如制造费用200元,其中A产品生产了100件,销售了90件,库存剩余10件;B产品销售库存50件,C产品生产了50件,卖了50件,按分摊额去结转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怎么结转在库存里的数呢?尤其是B产品里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分别怎么结转呢?
您好,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会计上不摊销、账面价值不变,税法上需摊销、计税基础逐年减少,导致会计利润大于税法利润,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所得税因税法允许摊销扣除而调减、费用减少,同时递延所得税负债会增加递延所得税费用,两者对利润的影响一增一减相互抵消,不会重复减少利润,递延所得税的意义在于反映时间性差异,记录未来需补税的义务,待差异转回时实现税款平衡,确保各期利润核算符合权责发生制。
当期所得税允许摊销不是费用增加嘛,递延所得税负债也是所得税增加,那不就是增加了重复的费用嘛
您好,不重复的,当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时会计上不摊销账面价值保持不变而税法上要求摊销导致计税基础逐年减少会计利润因此大于税法利润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当期所得税费用因税法允许摊销扣除而减少实际缴纳的税款降低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因该差异确认增加递延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两项变动相互抵消利润总额不受影响 2.递延所得税负债代表未来差异转回时需补缴的税款其确认并不导致当期现金流出仅作会计记录当期所得税费用减少直接减轻企业税负两者共同作用确保各期所得税费用与会计利润匹配递延所得税的意义在于反映时间性差异维持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的一致性最终实现税款均衡缴纳
能举个例子嘛,我看不懂那个当税法允许摊销扣除而减少实际缴纳的税款降低递延所得税负债则因该差异确认增加递延所得税费用利润表中两项变动相互抵消利润总额不受影响
这个怎么就抵消了
好的,企业有无形资产账面价值100万元,会计不摊销,税法每年摊销10万元,税率25%。 2.当年会计利润120万元(未扣除摊销),税法利润110万元(扣除摊销10万元)。 当期所得税按税法利润计算=110*25%=27.5万元(比会计利润少缴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10*25%=2.5万元(确认未来补税义务)。 利润影响:当期所得税减少2.5万元(利润%2B2.5万),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2.5万元(利润-2.5万),合计利润不变。 3.当期少缴税增加利润,递延税负债减少利润,两者抵消,利润总额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