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 上好,感谢您的信任

一般记税工程,比如4000万,那么就是330万的增值税,税负3点,那就是4000万/1.09*0.03
我这边销售的是茶架,分别是黑胡桃A柜,黑胡桃B柜,黑胡桃C柜,开票规格型号可以直接写黑胡桃A柜,黑胡桃B柜,黑胡桃C柜吗
老师,石油公司开的专票,尾气处理液,这个入什么科目?可以加在油费里一起做吗?
付出去的材料款,对方公司注销了,钱已经对公打出去了,现在该怎么操作? 账上一直挂着这个公司的往来,可以协商让对方法人退钱回来吗?
老师你好,小规模跨区域涉税事项,是按季预缴审报?还是按月?
老师,我们公司涉及一个员工劳动纠纷,需要给对方补缴往年社保公积金,还涉及补发年终奖,税局让我们更正申报个税,这是现在补缴的为啥更正往年啊,怎么更正,会不会还涉及企业所得税变动啊咋办
老师,请问一下,如果退税率的进项发票是不是不能勾选出口退税?我做了退税勾选,然后已经撤销等税务局批准,那这笔进项发票怎么做账,谢谢
对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等新型贸易方式,税务总局2025年新规允许适用“无票免税”政策,这个怎么操作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下农产品发票计算抵扣和勾选抵扣有什么不同?请细讲下。
我们企业收到企业企业开进来的自产农产品销售发票可以抵扣进项吗?票面上面显示免税
请问试运行的商品,形成产品的时候,需要做借:生产成本 贷:在建工程-待摊支出,这个动作吗
好的好的,我现在去看图
您好,在建工程试运行形成产品时,正确的分录是:发生试车费用时,借:在建工程待摊支出 贷:原材料等,产品完工入库时,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材料费),出售产品时借银行存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并交税,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老师不好,那挂在在建工程的待摊支出怎么办呢
您好,在建工程试运行期间发生的待摊支出,如果试车后没生产出产品,这些费用就继续挂在在建工程科目里,等工程完工后一起转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果试车生产出了产品,就把相关费用从在建工程转到库存商品科目,等产品卖出时再正常确认收入和结转成本。
是否试车产出产品就在在在建工程转入生产成本呢?之后再转到完工产品呢,
您好,不转入生产成本了,在建工程试运行产出产品时,账务处理是:先把试车费用记到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等),然后产品完工直接记库存商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最后卖出时确认收入并冲减在建工程(借银行存款贷在建工程含税,同时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整个过程不经过生产成本科目,直接在建工程和库存商品对接。
有点复杂,看起来,确认收入不应该是贷方收入么,怎么贷在建工程的?
您好,在建工程试车产出产品时,账务处理是这样的:试车费用先记到在建工程(借在建工程贷原材料等),产品完工后直接记库存商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中的材料费),卖出产品时收到的钱冲减在建工程成本(借银行存款贷在建工程和应交税费),同时把产品成本从库存商品转出(借在建工程贷库存商品)。整个过程不经过生产成本科目,卖产品的收入也不记收入科目,而是直接抵减工程成本
董老师你好,请问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二者有什么区别啊,我感觉问法很一样的,都是几天内打多少折?
您好,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是计算企业不享受供应商给的现金折扣时多付的钱相当于年化多少利息,比如“10天内付款打98折,30天付全款”时放弃折扣的成本是36.73%;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是算客户赊账没付的钱占用了企业多少流动资金,比如每天卖1万块、平均30天收回、成本占60%时占用资金是18万元,前者是买方算机会成本,后者是卖方算资金效率。
那就是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要不就享受折扣,要不就向银行借款,看哪个划算?我看下面这道题,两个都要算。
那就是主要研究我们怎样付货款的事
您好,对,就是面对供应商给的现金折扣条件,要么在折扣期内付款享受折扣(可能得借钱凑钱),要么放弃折扣晚些付款,这时候得算算放弃折扣相当于承担多高的成本(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通过对比 “享受折扣时借钱的利息成本” 和 “放弃折扣的隐含成本”,看哪种付款方式更划算,核心就是研究咋付货款能让咱最有利
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算利息很相像,其实是不是一个是买方角度一个是卖方角度
您好,对,就是这个意思!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是买方(比如丙商场)算的,看早付款能省多少钱或者晚付款要多花多少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是卖方(比如供应商)算的,看客户晚付钱自己少赚了多少利息。一个琢磨我该怎么付钱,一个琢磨别人欠我钱耽误我赚钱,本质都是算资金的时间成本,只是立场不同
但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不需要考虑折扣问题?但是下图的这种需要?这又是算什么
您好,下图就是卖方算应收账款的利息,就是客户欠你的钱没及时收回,这笔钱要是早点拿回来能赚的利息没了,只看欠了多少、欠了多久,和客户之前有没有享受折扣没关系; 买方算放弃折扣的成本,就是供应商给了你早付款打折的优惠,你要是不早付,相当于为了晚付款多花的钱,得盯着折扣多少、能晚付几天来算,一个是别人欠你的资金损失,一个是你欠别人时放弃优惠的代价,虽然都是算钱的成本,但各管各的事儿,角度完全不一样
不是,老师,我这个图片是销售额*百分比*折扣,没有涉及天数呢
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早上好呀,我大概明白您的疑惑了,你看哦,当卖方算实际给客户的现金折扣总额时,就跟玩游戏闯关似的,天数就是个 “折扣档位开关” ,客户在 10 天内付款,就触发 2% 折扣档,30 天内付款触发 1% 折扣档,超期就没折扣,直接按对应付款金额乘以折扣率加起来,就是实实在在给出去的优惠,不用扯啥利息、成本这些复杂事儿,因为就是统计已经确定的让利嘛。 可一涉及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画风就变啦,这时候天数成了 “资金被占时长” ,得算算客户欠钱的这些日子,把本该到手的钱占着,让卖方损失了多少利息机会成本,完全是不同的事儿!还有买方那边放弃折扣的信用成本率,又是买方纠结为了晚付款,多花的隐性利息值不值,场景和目的不一样,计算逻辑差别可大了,现在总算把这些弯弯绕绕理顺啦,原来关键就在于是啥场景、要解决啥问题呀
老师你好,也就是用销售额计算折旧的时候,只是计算我们给了客户多少折扣,单纯计算,优惠了多少?是这个意思吗?,但如果是放弃折扣成本率(站在我们购买货)、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是客户迟给我们货款,导致我们的损失是吧
对对,就是这么理解,一个是 “你当卖方,统计给客户让了多少利”;一个是 “你当买方,算晚付款多花的代价”;一个是 “你当卖方,算客户迟给钱让你亏的利息” ,虽然都和 “钱没及时收 / 付” 有关,但角色和目的完全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