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请稍等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可以转增实收资本吗?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的数额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这里的注册资本是转增后的注册资本吗,例如转增前注册资本100万,盈余公积50万,增资+转增后注册资本150万,盈余公积应该是多少?
将资本公积中的20万元,盈余公积中的15万元转作资本
资本公积是否为实收资本的溢价,什么情况下能够导致资本公积的增减? 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的区别?
老师,转增实收资本的方式是有三种吧,投资款,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没有投资款的情况下,平时要计提盈余公积吗
老师,绿豆属于干货吗?
老师,餐饮服务的进行税票,能不能抵扣?
老师,我有个客户一张关单,金额比较大,是大型设备,要分四次收汇?请问这个收汇次数有限制吗?系统能录的进去吗?
工作太忙了冲账的报销单,没有及时签托了半年,找分管业务的领导签字,领导不批说难听话,员工承认错误先解释什么原因,然后领导不听,员工直接讲不签摆那去!这属于领导刁难员工吗?老师给点指导意见呗?
老师,这个题里资本公积和其他收益是怎么计算的,哪个是倒挤出来的
截图当中的这道题,如果说他没有放弃减免税政策的话,这道题的结局会是怎么算?把计算过程写一下,可以吗?
太忙了冲账的报销单,没有及时签托了半年,找分管业务的领导签字,领导不批说难听话,员工直接讲不签就不签
一个一般纳税人销售一个自建房销售额1500万。请问预交怎么计算?实际缴纳该怎么计算?把竖式列出来。特别是关于适用税率。
工作太忙了冲账的报销单,没有及时签托了半年,找分管业务的领导签字,领导不批说难听话,员工承认错误先解释什么原因,然后领导不听,员工直接讲不签摆那去!这属于领导刁难员工吗?老师给点指导意见呗?
收到异常凭证提醒,要求本月做一下进项税额转出。假如说本月销项税额5000,进项税额转出10000,那这样就是交税15000,但是如果我有12000进项,认证了就只交3000税款,这样操作能行吗?
您好,不能简单说 “多” 或 “少”,得看行业:像银行、保险这类需要满足监管部门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行业,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的情况挺常见,比如有些银行会把盈余公积转成注册资本来补充资本;但对普通的工厂、商店这些企业来说,就很少这么干了,因为它们更愿意把盈余公积留着买设备、搞研发或者给股东发现金分红,而且法律还规定转增后剩下的盈余公积不能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 25%,比如某企业转增前注册资本 1000 万,那转增后至少得剩 250 万盈余公积,这也限制了它们随便转增,所以整体看,普通企业少、特定行业(比如金融行业)多,不算普遍现象但也不是罕见事。
注册资本500万,已实缴100万,如果盈余公积转增资本也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保证盈余公积不少于注册资本25%也就是不能少于250万,对吗老师,但是这个盈余公积也是账上的钱,最终也是公司可以支配的对不
您好,要纠正一个关键理解: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时,法律规定的是 “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不得少于转增前公司注册资本的 25%”,而不是不少于转增后注册资本的 25%,也不是看已实缴金额。结合你说的 “注册资本 500 万”,这里的计算基数是 500 万,所以转增后留存的盈余公积至少要满足 500 万 ×25%=125 万,而不是 250 万,之前你理解的 “不少于 250 万” 是错误的,核心是基数要按 “转增前的注册资本总额” 算,和实缴 100 万无关。 另外,盈余公积确实是公司账上的留存收益,属于所有者权益的一部分,本质是公司过去盈利积累下来的资金,最终归公司支配,但支配用途要符合法律规定和公司经营需求 —— 比如可以用来弥补亏损、转增资本(符合条件时),或者在未来通过利润分配转化为股东回报等,不是随意就能挪用的,要遵循《公司法》和财务制度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