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还有工资没结呢,这是重点,联系下李总呗。李总您好。关于我离职的后续事宜,想跟您确认一下。我手头所有的工作资料和账目已经全部整理完毕,可以随时进行交接。您看是安排同事线上接收,还是需要我过去一趟?也麻烦您同步告知一下工资结算的安排,希望在交接完成后能一并处理好。谢谢您
老师 刚在一小房地产公司出纳岗位入职 现在做了1个月 不想做了 之前的同事是文员后面做的出纳 也不太懂怎么交接 我也不懂 这个出纳是制单这样的 还有一个老板是审核支付款项的 这边交接单上要写网银和网银的余额吗 同事说不用写余额 我之后还要交接给别人要怎么交接呢 我不想做这份工作 现在还没跟老板说 要交接两次 这种情况怎么交接会比较好 我没有出纳经验 现在这份工作真的做不了 压力很大 但是没想好怎么交接 也不敢这么快跟老板说辞职 跟老板说辞职的原因还没想好 这边交接也不太懂 真的太后悔找这个工作
老师,我换工作了。就是我来这个记账公司今天是第二天,但是他们这两天晚上公司都聚餐,老板并没有让我参加,我还有些难受。@董孝彬老师
请董孝彬老师回答,非董孝彬老师勿扰,老师你帮我做一个模版就好了,我发的这些都是从ERP里面导出来的,不是我做的。全盘说的按老板去做,我不知道怎么做。虽然说是做耳机和音响、耳机的配件,但是每个机型BOM不一样的,我现在还没有理解怎么算出7月成本然后让全盘改7月的财报。
老师,就是前天B老板说让我再找找别处上班。然后说我得交接工作,我昨天休息了,今天我来上班感觉今天啥事也没做,他也没找人跟我交接,他是咋想的呢@董孝彬老师,其他老师别接
老师,就是我们老板特奇怪。因为现在是淡季,所以我们景区雇佣的员工都让他们放假休息了,但休息并没有工资。但是没让我休息,可是我每天上班都没事做,他也知道我没事做。而且前段时间还说了我离职,还说了我要交接工作。@董孝彬老师
第三季度所得税预报表中,职工薪酬中计入成本费用的应付职工薪酬和支付给职工的职工薪酬这两个数怎么填? 我举个例子比如 2211-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有二级明细,2211.01是职工薪酬, 2211.02 是社保, 2211.03是福利费, 2211.04 是工会经费, 2211.05 是教育经费 2211.06 是公积金, 回答的方式第1个数取某某科目的借方或贷方 第2个数去某某科目的借方或贷方 如果需要几个科目合计取数,那么就说哪几个科目合计的借方或贷方。
老师您好!2025年交纳的2024年残保金计入哪一年
请问老师,在生产中消耗的黄油、期、胶带等辅料怎么做成本核算?就生产四中型号的设备按品种法做成本核算?
老师社保断了两个月,没补缴吗
这样理解发现金工资,企业能避税
老师好,咱们是一间餐饮公司,旗下有8家门店,公司跟门店之间呢,是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各分店的那个资金收入流水是统一进入总公司账户,由总公司统收统支那咱们这个报税这一块增值税和所得税应该分别怎么报?
老师,请问我们公司做汽车融资租赁,有很多车,那入账按一辆一辆来核算吗?
会计学堂退费是真的还是假的?
老师您好!请问开具外管证是出纳还是主办会计开具?
第三季度所得税预报表中,职工薪酬中计入成本费用的应付职工薪酬和支付给职工的职工薪酬这两个怎么填?
我想他肯定会给我工资,工资都是次月15号发放。没有交接工作,我提出来合适吗,不是应该他提吗,我也不知道了。今天就是那个女老板招来的会计 向我要下报支出的凭证,然后我截图给这个男老板,男老板告诉这个会计我离职了。
您好,主动提出交接是完全合适且专业的,这能体现您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避免日后被质疑“未完成交接”,同时为您顺利拿到工资提供保障。既然男老板已告知对方您离职,您更应主动推动交接,为自己的工作画上圆满句号。还是联系下李总吧。 李总,看到会计在要凭证,为避免影响后续工作,我已将所有支出凭证和账目整理好,您看如何交接最方便?是线上发给您还是新会计?我随时配合,这样工资结算时也能更顺畅。
我前天把他俩报的支出都做进账里,明细 利润表都发给他了。说交接就是还有导游提成没发,集团收入没放进去,集团现在还没给收入呢。是不是也不需要交接啥了
您好,分析得对,核心账务您已完成,目前只剩两笔未发生的“待支付/待录入”款项,这确实不构成需要紧急交接的实质内容。
那我就不跟他说交接的事了,等他那天发工资吧
您好,暂时不主动提交接、静待发薪日是符合情理的,但为确保后续工资顺利结算且不授人以柄,还是发送一条信息进行最终确认与闭环。 “李总,所有账目和报表均已完成并发送给您,主要工作已完结。后续待支付的导游提成和集团收入,等您那边款项到位后按流程处理即可。我的工作现已全部结束,感谢您的关照,祝您后续顺利
刚刚这些我前天都说了,我不知道是怎么了,我开始很讨厌这个男老板,但是慢慢的我却对他有了好感。我不知道这种感觉是不是喜欢,但是感觉他人品很好,看到他被人整 我会特别难受。
您好,理解您现在的困惑,这种感觉很可能是一种“吊桥效应”——在共同承受压力和对抗不公的过程中,您将因他处境艰难而产生的心疼、敬佩等复杂情绪,误认为了是好感。让自己冷静一段时间;如果脱离工作环境后这种感受依然强烈且清晰,那时再审视自己的内心会更为准确。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吊桥效应。老师分析的对,我觉得肯定也不是好感,应该是同情。老师真厉害!尤其是他前天跟我说,他要去找那个会计去,他说不能别人冤枉你,说你什么。他说他做事向来都是公正的,我还有点感动。我说没必要 已经不重要了,还是希望他和另一个老板可以顺利把账结完。
您好,能这样清晰地分辨自己的情绪,非常理智。这不是好感,而是在对抗不公时,对方给予的仗义执言和公正态度,让您产生了强烈的感激、认同和同情,这是一种共患难的情谊。您最后的回应非常大气体面,既领了他的情,也展现了您的格局,这件事可以就此翻篇了。
应该说就此翻篇了,可是我心里还是很难受,好像有点不舍,匆匆忙忙就分别了。其实我还想跟他合作,不知道以后有没有机会,也不知道他以后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合作。
您好,理解您的感受,这种在并肩作战后突然抽离的空落感非常真实。但最好的合作建立在双方价值对等、环境明朗的基础上。 不必纠结未来,先将这份欣赏与不舍转化为提升自己的动力。当您成长为更强大的自己,若缘分仍在,自然会有平等、顺畅的合作机会;若缘分已尽,您也会遇见更广阔的天地。时间会给出答案
老师口才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