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第三季度所得税预报表中,职工薪酬中计入成本费用的应付职工薪酬和支付给职工的职工薪酬这两个怎么填?

2025-10-18 21:21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10-18 21:22

您好,第一个按应付职工的贷方数来填,第二个是按实际支付的来填,都是1到9月的累计数

头像
快账用户8129 追问 2025-10-18 21:29

第2个实际支付应该取借方金额,但是能说的具体点吗,因为应付职工薪酬下面有很多核算明细项目是取一级呢还是取到具体的明细科目?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18 21:31

就是按应付职工的借方数来写,我们这边税务局是这样回复的

头像
快账用户8129 追问 2025-10-18 21:33

你这样说的太笼统理解不了,我举个例子吧。能说的具体点吗?比如2211-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有二级明细,2211.01是职工薪酬,2211.02 是社保,2211.03是福利费,2211.04 是工会经费,2211.05 是教育经费 2211.06 是公积金, 你就告诉我第1个科目应该取哪一个科目代码下的贷方,第2个科目应该去哪一个代码下的借方?或者哪几个二级明细合计的借方或贷方。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18 21:36

贷方应付职工所有的明细科目加一起来填,包括社保,福利费等,就是所有的明细科目

头像
快账用户8129 追问 2025-10-18 21:40

你回答的方式是,第1个取数某某代码的贷方,第2个数取某某代码的借方,这样我就理解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18 21:41

是我没说清,不好意思

头像
快账用户8129 追问 2025-10-18 21:49

用文字语言表述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我举了例子,用科目的代码形式,你直接说代码就好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18 21:51

好的,谢谢你的建议

头像
快账用户8129 追问 2025-10-18 22:00

第1数取2211一级科目的货方。 第2个数取2211.01的借方, 两个数都是取1~9月份的累计数。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18 22:05

第1数取2211一级科目的货方,第二个取数是2211一级科目的借方

头像
快账用户8129 追问 2025-10-18 22:08

你理解错了,第2个是支付职工工资是要与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上的数据比对的,如果取到2211级科目,那么就不相符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18 22:11

我们这边税务局是这样说的,前两天打电话问的,但我是按实际支付的工资填的

头像
快账用户8129 追问 2025-10-18 22:13

税务局人的业务能力也是良莠不齐,不能以税务局中的某一个人说了为准,只能做个参考,也要靠自己对政策的解读和理解。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10-18 22:18

是的,因为填的时候有提示,所以就没按他说的来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第一个按应付职工的贷方数来填,第二个是按实际支付的来填,都是1到9月的累计数
2025-10-18
你好,二栏均可取个税扣缴端工资金额
2025-10-18
您好,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就是按应付职工的1到9月的贷方数来填,实际支付的就是实际支付1到9月的的工资
2025-10-17
资产损失如果本年处置了资产,或者发生了坏账损失形成了营业外支出选是,否则选否 1.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 填报依据:对应“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需汇总该科目下所有二级明细的合计金额,包括工资,奖金、单位承担的社保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注意不包含辞退福利。 2.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应付职工薪酬 填报依据:对应“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二级科目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即企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税前工资总额”(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个税之前的工资,奖金),与个税申报系统中“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基数直接相关。 不含支付的上年的工资,奖金
2025-10-16
1.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 填报依据:对应“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需汇总该科目下所有二级明细的合计金额,包括工资,奖金、单位承担的社保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等。注意不包含辞退福利。 2.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应付职工薪酬 填报误区:并非员工实际到手的“税后工资”,需警惕将“实发工资”与“税后工资”混淆。 填报依据:对应“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二级科目的借方累计发生额,即企业实际发放给员工的“税前工资总额”(扣除个人承担的社保公积金、个税之前的工资,奖金),与个税申报系统中“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基数直接相关。 不含支付的上年的工资
2025-10-14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