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早上好!餐饮企业采购控制流程,及物料验收流程帮忙发一下,谢谢!

2025-10-19 07:5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10-19 07:56

你好,以下是餐饮企业采购控制流程及物料验收流程: 采购控制流程 1. 需求分析: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季节变化、市场趋势以及菜单设计等,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食材及物料需求量。同时,结合当前库存情况,避免重复采购或库存积压。 ​ 2. 供应商选择: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供货能力、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通过市场调研、同行推荐、实地考察等方式筛选潜在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其相关信息及历史合作情况。 ​ 3. 订单管理:确定采购需求和供应商后,根据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订单中应详细列出所需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信息。采购人员应对订单进行跟踪,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期、按质、按量供货。 ​ 4. 入库验收:货物到达后,由相关人员按照验收标准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货物符合质量要求和订单规定。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 5. 付款结算:财务部门审核采购发票、收货凭证等相关单据,确保采购付款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进行付款结算。 物料验收流程 1. 收货准备:仓库管理部门提前清理收货区域,准备好磅秤、卡尺等收货工具,安排好收货人员,确保收货人员熟悉所收货物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 2. 到货通知:采购部门在货物到货前,提前通知仓库管理部门及相关使用部门,告知到货时间、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 3. 货物验收: ​ - 数量验收:根据送货单或采购订单,对货物的数量进行清点,如发现数量不符,及时与供应商沟通核实,并做好记录。 ​ - 规格验收:按照采购合同或相关标准,对货物的规格进行核对,确保所收货物的规格与要求一致。 ​ - 质量验收:对于食材,检查其新鲜度、色泽、气味等,可采用感官检验等方法进行质量判断;对于物资,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等情况。对有质量疑问的货物,及时通知质量检验部门进行专业检验。 ​ - 外观验收: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等。 ​ 4. 收货记录:详细记录收货情况,包括收货日期、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名称、质量状况等信息,采用纸质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 ​ 5. 特殊情况处理:如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数量短缺、规格不符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收货,并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你好,以下是餐饮企业采购控制流程及物料验收流程: 采购控制流程 1. 需求分析:根据历史销售数据、季节变化、市场趋势以及菜单设计等,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食材及物料需求量。同时,结合当前库存情况,避免重复采购或库存积压。 ​ 2. 供应商选择: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供货能力、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通过市场调研、同行推荐、实地考察等方式筛选潜在供应商,并建立供应商档案,记录其相关信息及历史合作情况。 ​ 3. 订单管理:确定采购需求和供应商后,根据采购计划下达采购订单。订单中应详细列出所需物品的名称、规格、数量、单价、交货日期、交货地点等信息。采购人员应对订单进行跟踪,确保供应商能够按期、按质、按量供货。 ​ 4. 入库验收:货物到达后,由相关人员按照验收标准进行严格验收,确保货物符合质量要求和订单规定。验收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 5. 付款结算:财务部门审核采购发票、收货凭证等相关单据,确保采购付款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方式和时间进行付款结算。 物料验收流程 1. 收货准备:仓库管理部门提前清理收货区域,准备好磅秤、卡尺等收货工具,安排好收货人员,确保收货人员熟悉所收货物的相关标准和要求。 ​ 2. 到货通知:采购部门在货物到货前,提前通知仓库管理部门及相关使用部门,告知到货时间、货物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 ​ 3. 货物验收: ​ - 数量验收:根据送货单或采购订单,对货物的数量进行清点,如发现数量不符,及时与供应商沟通核实,并做好记录。 ​ - 规格验收:按照采购合同或相关标准,对货物的规格进行核对,确保所收货物的规格与要求一致。 ​ - 质量验收:对于食材,检查其新鲜度、色泽、气味等,可采用感官检验等方法进行质量判断;对于物资,检查其外观是否完好、有无损坏等情况。对有质量疑问的货物,及时通知质量检验部门进行专业检验。 ​ - 外观验收:检查货物的包装是否完好,标识是否清晰等。 ​ 4. 收货记录:详细记录收货情况,包括收货日期、货物名称、规格、数量、供应商名称、质量状况等信息,采用纸质或电子文档的形式进行保存。 ​ 5. 特殊情况处理:如发现货物存在质量问题、数量短缺、规格不符等情况,应立即停止收货,并及时通知采购部门与供应商联系,协商解决办法。
2025-10-19
你好,稍等,一会儿给你发过去
2024-04-30
餐饮企业税务管理制度 一、税务管理组织与职责 (一)税务管理部门设置 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税务人员,负责企业整体税务事宜。人员应具备税务、财务等专业知识,熟悉餐饮行业税收政策。 (二)职责分工 税务主管负责制定税务计划,审核税务报表,与税务机关沟通协调,处理重大税务事项。 税务专员负责日常纳税申报、发票管理、税务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二、税务登记与信息管理 (一)税务登记 在企业设立、变更、注销时,及时办理税务登记相关手续,确保登记信息准确、完整。 (二)信息管理 建立税务信息档案,包括税务登记资料、税收政策文件、纳税申报表、发票信息等。 定期更新税务信息,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确保企业税务处理符合规定。 三、纳税申报与缴纳 (一)申报管理 明确各税种申报期限,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按时进行申报。 税务专员负责填写纳税申报表,经税务主管审核后提交税务机关。 (二)税款缴纳 按照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和方式缴纳税款,避免逾期产生滞纳金。 建立税款缴纳台账,记录每笔税款缴纳情况。 四、发票管理 (一)发票开具 严格按照规定开具发票,确保发票内容真实、准确、完整,与实际经营业务相符。 加强发票开具的审核,防止虚开发票等违规行为。 (二)发票取得 取得的发票必须合法有效,严格审核发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 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报销凭证。 (三)发票保管 建立发票保管制度,妥善保管发票存根联、记账联等,保存期限按照税务规定执行。 定期盘点发票,确保发票数量与记录相符。 五、税务风险管理 (一)风险识别 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评估,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如收入确认、成本费用扣除、税收优惠政策适用等方面。 (二)风险应对 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如调整税务处理方式、加强内部管理等。 (三)监督与改进 定期对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 六、税务培训与沟通 (一)内部培训 定期组织内部税务培训,提高员工税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二)外部沟通 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了解税收政策变化和税务管理要求。 餐饮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餐饮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饮企业各部门、各门店的经营管理活动。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分工 (一)组织架构 设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治理机构,以及采购部、厨房、前厅、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等职能部门。 (二)职责分工 股东会是企业最高权力机构,决定企业重大事项。 董事会负责制定企业战略规划、经营决策等。 监事会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采购部负责食材等物资的采购。 厨房负责菜品制作。 前厅负责客户接待、服务等。 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 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力资源管理。 三、采购与付款控制 (一)采购计划 根据经营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经审批后执行。 (二)供应商管理 建立供应商评估和准入制度,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三)采购流程 严格执行采购流程,包括询价、比价、谈判、签订合同等环节。 (四)验收与付款 采购物资到货后,由验收部门进行验收,确保物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财务部门审核采购发票、合同等凭证,按照规定的付款流程进行付款。 四、生产与服务控制 (一)厨房生产 制定菜品标准和制作流程,确保菜品质量稳定。 加强食材管理,控制食材损耗。 (二)前厅服务 制定服务规范和标准,提高服务质量。 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问题。 五、销售与收款控制 (一)销售定价 根据成本和市场情况,合理制定菜品和服务价格。 (二)销售流程 规范销售流程,包括点单、下单、结账等环节。 (三)收款管理 加强现金、银行卡等收款方式的管理,确保收款安全。 定期核对营业收入,确保账实相符。 六、资产管理 (一)存货管理 建立存货盘点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盘点。 合理控制存货库存,避免积压和短缺。 (二)固定资产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台账,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维修等情况。 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七、财务与会计控制 (一)会计核算 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二)财务预算 制定财务预算,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内部审计 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员招聘与培训 制定人员招聘计划,招聘符合岗位要求的人员。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 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考核。 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确定员工薪酬。 九、信息系统控制 (一)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适合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二)信息系统安全 加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和系统故障。 十、监督与评价 (一)内部监督 各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我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二)外部监督 接受外部审计、税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评价与改进 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改进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2025-02-19
http://www.yjbys.com/hr/gangwei/1913313.html 看看这里对你有帮助
2024-04-30
您好 3,加工产品完工入库,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等 4,销售,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 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 贷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021-06-19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