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您要按真实和实际的数据发放工资是对的,变化大,专管员会注意到
老师,您好,小规模,7月以前,之前会计支付工资都不按实际发放来记账和申报,也不从银行公户转工资,直接就记借管理费用—工资,贷库存现金,也不按实际来申报,就乱姓名来申报6个人的个税,现在我想从7月撤销申报后修改按实际公司员工23个人从公户发放然后申报个税,这样行吗,因为担心一下子改变,专管员会不会注意?
老师,我们之前的老会计一直都是按每月计提的工资数来申报个税,不管工资发不发,他都按月计提了然后次月申报了。关键是我们效益不好,工资经常不按时发,但是每月会计都计提都申报。比如2018年和2019年都是每月计提老板的工资5000,然后次月按5000先申报个了税。全年计提和申报都是60000.但是实际只发了老板40000.欠了20000想今年发。如果今年发给老板这20000就不用再报个税了,因为这是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并申报过的了。这样对吗? 2.从2018年开始到现在,都是每月按计提数申报,但是很多都没给老板发。一共累计未发放的48500。如果今年一次性发放了48500就不用在做个税了是吧,因为都是往年已经申报过的了。这样可以吗? 3.需要把老板这挂账未发的工资转入其他应付款吗?
小规模物业公司给临时工买社保,员工个人缴费部分都是由公司承担,也就是不扣员工社保费,假设某人这个月张某实发工资4000元,个人社保部分是200元,但是他实际到手工资也是4000元,因为个人社保部分公司替他承担了,申报个税的时候收入是按照4000元去申报,还是按照4000+200=4200元去申报呢? 还有老师每一项的工资和社保计提和支付会计分录怎么写? 之前分录是这么写的, 计提工资 借:营业费用-工资4000 贷:应付工资_计提4000 支付工资 借:应付工资_临时工4000 贷:现金4000 申报个人所得税是按照4000元申报的 给员工上的社保分录是 借:管理费用_社保1600 贷:银行存款1600
员工社保是公司全部承担的,申报工资的时候还是有将个人部分写开。因为是做的先发再申报,8月发了工资,9月才申报,个税也是9月扣。做账我是,计提借,管理费用-职工,贷,应付职工薪酬。发放:借应付职工薪酬,贷社保个人部分,贷个税,银行存款。但是这样银行存款发出去带的金额和8月实际发放的金额就对不上了 ,或者说,个税部分我应该单独做一个分录计提吗?九月做账再来发放。那个人社保部分应该怎么做呀,因为申报工资,填基本养老,医疗的时候有填。求求老师们救救孩子吧
老师,请教一下,2019年起代账公司帮我们做账,一直给法人申报个税,用现金冲减应付职工薪酬,实际并未发放给法人,法人在其他公司上班有工资,并每月超过5000元的扣减额度,也就是说,在我们公司给法人申报的所有金额,在汇算清缴时都要补个税。今年法人才发现这个事。要求要调整个税0申报,因为法人并不是实际的经营人,不愿意用补税的方式处理。所以我们只等更正个税的申报,现在涉及到历年的汇算。要改的年份太久了,如果一年一年的改财务报表,这个工程太大了,我想是不是按调表不调账的方式走会好点。就是继续挂着应付职工薪酬,有条件时再给法人发放工资。 帮检查一下,我按下面方式走,合不合适。这个是否可行。
请问下我现在没有做任何申报,开票额度是显示申报前的额度!申报财务报表,企业所得税及增值税后才能恢复正常额度吗?
您好,想咨询下:公司首次发票赋额,目前显示如图。这个是申报完9月税款和财报,才能享受50万额度吗?还是现在就可以开40万蓝字发票?另外:如果我9月零申报,会减少发票使用额度吗?
对方已经增值税用途状态已确认,购买方消费税状态未勾选,是不是增值税也未勾选入账,在红字信息确认单里,开具红字发票是含税的吧
老师您好!支付中标代理费应该怎么做账
我们租了西安高新区一家一般纳税人公司的房子,对方要求我们自己承担房租的开票的税费;我想知道是120/平的房子,6000/月,我们需要承担多少税费
您好老师我申报7月工资申报错了,没有这个人了,然后他产生个税了扣了19.42个税,然后我就从心申报了,别人的工资都不产生个税,我这19.42怎么处理呀
请问老师,申报企业所得税时,从业人数的季初和季末怎么取数
个体工商户业主有任职一家公司取得工资薪金所得,他可以选择不在工资薪金里扣减除费用 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而选择在经营所得中扣减除费用 专项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吗
老师现金流量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根据什么填写
老师您好,资产损失什么意思
专管员也说他发现之前是有问题的了,我现在想按真实改变,从7月开始,按照从公户实际发出的来更政申报个税,我觉也只能这样了,可以吧?
您好, 正常来说,您应该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来申报,前面申报错误的,你可以更正申报
怎样更正?个税都已申报了,从2019年1月开始,发放工资都是从现金发放,而且已申报了个税
您好, 您这个时间比较长,建议您和您的专管员沟通一下,看看怎样更正为好?按照税务局说的处理,因为实际工作中这种情况时间长了,处理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