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 你这里是调整递延所得税的同时调整所得税费用。 分录原形是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递延所得税负债
请问老师,资料二前提是所得税汇算清缴在2018年4月10日完成,为什么调的是递延,而不调当期所得税
老师,请问为什么“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50万元”,这两个数据没有运用到呢?不是对当年的所得税费用有影响吗?当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不是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这个12.5是不是属于期末应有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当期所得税=(800+50(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调增))×25%=212.5 就是一直弄不懂递延所得税这里问题(为什么没有用到“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万和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
麻烦不悔老师回答一下: 汇算清缴后的日后调整事项,假设是退货,那么次年的会计账上处理是: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 以前年度损益-所得税费用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 ? 因为我理解的是,这里的以前年度损益-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费用,都是为了把税法上的所得税费用调整为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 又因为只是会计层面上的调整,汇算清缴已经结束,不得影响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所以是用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我的做法和理解对吗?
老师,如果4月份做所得税汇算清缴,但是去年工资还没有发放,请问这用调增吗?如果在5月31前才发放完毕,但是汇算清缴4月做时没发放完毕,请问这在4月汇算清缴时用调增不?还是说可以不调增,等5.31只要发完就行,不用看是啥时候做的汇算清缴呢?
某企业为上市公司,2x17年财务报表于218月23日外出,企业所得税汇算缴在2x18年4月10日业218217表审时发现下问题:资料二:该企业的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但是税法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企业2x17年按照税法年限对其计提了摊销120万元。其他资料: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照10%的比例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老师这个无形资产为什么不调当期所得税费用呢只提递延所得税?
以前年度电费单今年收到,如何作会计分录
请问小规模纳税人6月开具的数字电子普票忘记入账,可以在7月补入账吗?
租别人的包装材料,还没开发票,先记入主要生产成本科目吗
一员工用别人的卡收工资可以吗?那报个税报谁的
yuangong员工当月离职当月就发工资给他以及离职遣散金怎么申报个税,因为当月个税不是报了上个月的工资吗
公司盖电子印章,电子印章是怎么形成的,是花钱制作生成的吗?生成一次之后是不是永久可以使用?
在税务稽查中,增值税申报收入与企业所得税申报收入之间的不一致经常受到关注。导致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不用合同资产或者合同负债而用合同结算呢?还有第三题合同损失金额怎么算的?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1.享受免抵退2.只免税不退税3.出口转内销,请问老师,这三种情况下,进项税额处理的区别,是抵扣还是转出,如果转出无法区分内外销怎么转出?
老师,下个月我就打算重新找工作,面试上班了。老师能不能帮忙大体想想: 1:找工作和面试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备? 2:中小企业会计,面试的时候,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什么? 3:上岗以后,一开始不熟悉企业,会计工作应该从哪几个具体方面切入,(先看看什么,再看看什么,能更有助于全面了解和融入企业,顺利开展工作? 谢谢老师
我问的是为什么在所得税汇算清缴前用递延而不用应交所得税
你这里是差错更正,计税本就是按税法口径 处理,这里差错变更的是会计口径 ,计税口径并没变化,所以应交所得税不受影响。
还是没太理解,那差错更正什么时候用应交所得税呢,之前东奥的课件里说过来着,在汇算清缴前发现的税法又允许的就用应交所得税,在汇算清缴前但是税法不允许只能用递延,那这个年限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税法允许啊,怎么就不能应交所得税
汇算清缴前,如果计税发生改变,就冲减应交所得税。 你这里计税层面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直接冲所得税费用的。
能麻烦您举个例子吗,比如那种情况就需要调当期应交所得税,而且您这两句话写的矛盾吧,前面是冲减应交所得税?后面又说冲减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不动啊,现在主要研究的是对方科目吧,应交所得税还是递延所得税
比如 你有一个资产100万,税法规定折旧10万,会计错误的折旧为5万,然后会计本应该折旧金额为8万。 这个差额调整3万的时候,不管你会计是用5还是8折旧,对计税都不影响。 不会影响应交所得税,所以只调整所得税费用和递延所得税,不调整应交所得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