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这里已经过时了,现在新收入是相关商品控制权转移给客户时确认收入,5步法处理
收入确认原则,销售商品的收入在商品由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已转移给购货方时予以确认。请问这句话是不是通用的收入确认原则,是否要在审计报告中详细描述具体的收入确认原则?这个公司是软件行业,这个收入确认原则是否有问题?
公司A销售给公司B一批设备,已经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打算本月确认收入,记借: 应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销项税额。但是同时结转成本想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的时候,发现账上没有库存商品,余额为0。原因是设备在委托第三方生产中。设备生产出后直接归B公司所有。请问当期到底可不可以确认收入?如果可以,成本的会计分录要怎么做?整个过程公司A是不是收不到能抵税的含进项税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老师,我想问下,那个已经出库的商品以后开票,当期确认收入是已经要企业所得税,但是因为没有开票放到应交税费-待转销项税中,等到开票再从待转销项税额转到销项税额;那么在待转的时候是不需要交增值税,这是否感觉不同步的。一个确认收入已经交企业所得税,一个销售税额还不需要交增值税。这是什么准则呢。
1、衡信会计师事务所的负责审计华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王某审计时发现有一笔预收大风公司113000的货款,产品已发出,成本45000元,但华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没有做任何账务处理。请指出上述账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审计调整分录。。请指出上述财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审计调整分录。存在问题分析提示: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预收账款销售方式,应于()时确认收入的实现,判断该笔交易是否符合收入的确认条件,是否应当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如果应当确认收入的实现,写出确认收入的会计分录;2.ABC公司2020年12月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数额为1584000元,应收账款总账余额1600000元,坏账准备相应明细账余额16000元,应收账款Z公司明细账有贷方余额180000元,经查系Z公司的预付账款,尚未履行供货合同。该公司按应收账款余额的1%计提坏账准备。请问:资产负债表“应收账款”项目的列报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如果不正确,“应收账款”项目正确的列报是多少?试着编写审计调整分录。以上作业上传微助教
(三)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 针对营业收入及营业成本,我们在 2017 年报审计所执行的主要审计程序包括: ①了解及评价与医药销售收入确认事项有关的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 13 有效性; ②通过查阅销售合同及与管理层进行访谈,对与医药销售收入确认有关的重大 风险及报酬转移时点进行分析评估,进而评价公司医药销售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企 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相关会计政策是否得到一贯运用; ③对医药销售收入执行分析性程序,包括对年度间、年度内的月度波动分析和 毛利率分析,及与同行业的比较分析等,评价医药销售收入、毛利率水平是否合理; ④检查与医药销售收入确认相关的支持性文件,包括销售合同、销售发票、出 入库记录、收款记录等,核实收入确认的真实性: ⑤对主要客户的销售额及应收账款期末余额进行函证确认,对重要客户实施实 地走访,检查应收账款期后回款情况; ®针对资产负债表日前后确认的医药销售收入执行截止测试,并检查期后销售 退回情况,以评价医药销售收入是否被记录于怡当的会计期间。 2018 年报审计期间,我们针对前期差错更正事项,重新获取了 2017 年度重要 账户资金流水及核查资金收付对象、西证应收账款余额、核查公司实际业务发生情 况、公司金税系统与业务系统收入勾稽复核等程序, 综上所述,针对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所涉及的事项,我们己遵照相关执业准则的 要求实施了相关审计程序。
你好老师,我想问下申报员工个税,收入那里是填扣社保之前的金额,还是之后的金额呢
老师请问下残保金人数填写按2024年所得税10-12月申报表里的平均人数填写可以不
你好,我们temu平台上销售,供货商是美国工厂,货直接从美国发出,销售的客户也是国外的,这种是不是免增值税?
老师请问下残保金人数填写按2024年所得税10-12月申报表里的平均人数填写可以不
请问申报企业所得税的数据和实际做账有几块钱的差异风险大吗?
a购买b公司,100%控股b,b未发生业务,注册资本未实缴,股权转让费0元,有建筑业二级资质,a付中介服务费50万,这个费用怎么做账
去银行柜台往公司账户存入现金,款项来源填写什么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我们公司制作产品出的该产品的制作费,应该记什么科目?
个人出租商业房,个税是按10%还是20%
企业A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由企业B公司100%控股,企业B已投资700万元。现想从企业B中的700万股权有分出300万转让给企业C。章程中:企业C占比10%。再企业C准备实缴给企业B。问,企业B怎么缴税?具体一点
五步法确认,一般的企业是不是要2021年1月1日才开始施行?
2021是全面执行,前面几年是过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