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种肯定是有风险的,但是实际业务中是经常发生的。要把控好公转私和成本发票来源的合理合法性,控制好税负率。
老师,我们公司是修路的,我们自己接的业务比较少,很多都是外面的人接的项目挂在我们公司的,我们开票,但是收入真实不是我们的,我们只收取一点管理费,然后挂靠的那些人会拿发票来做我们的成本,我们业务都有合同,表面上是我们的业务但是内部知道不是,这种做法风险大不?
老师你好,我们公司是建筑施工行业,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公司是挂靠别的公司接了一个项目,然后这个挂靠公司需要收取我们1.5个点的管理费,挂靠公司开工程服务票给甲方,我们同等开工程服务票给挂靠公司,假设这一次进度款为100万,那么挂靠公司开100万的票,到账100万。我们给挂靠公司开100万的票,他们要平进项,但是他们扣除1.5的管理费后只付给我们九十多万,那我们怎么平账呢?都开了票肯定要做外账的,或者说能不能不开这1.5个点的票,怎么处理比较好呢?麻烦老师解答一下
我想请问一下,我们有一个物流公司,他就是想存的挂靠就相当于说他就车辆吗?他就是别人挂到他那个公司里面,但是他那个不做自由的那个不做自由车辆处理,就是不把就是它的成本费用吗,就是不是邮费呀,那些就是那些生产经营的东西,现在他就是说我就不知道他那个账务怎么处理我心里面就是自己大概有一个思路,但是我就不知道对不对,我也问问过那个就是那个提问嘛,课堂老师,但是老师的那个说法,他就是不一样,哎,所以导致我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去处理他们的账务。我心里面就是自己大概有一个思路 就是纯的挂靠吗?就是我不跟他折旧,我也什么都不要,就是纯的让他去挂靠我们公司,到时候就是我们公司去签合同,然后我们去开发票
我们建筑公司,挂靠别的单位接了一项工程,我们有自己的材料公司和劳务公司,这两个公司对挂靠单位开票,然后回款,现在内账就是站在我们自己公司的角度做账,开票就做收入,但是有好多单位是对挂靠方直接开票结算,像这种我就没法入账,单独用表格记账,我这样做账对不对
#提问#,老师,我们公司有个项目是走的内账。实际挂靠的别的公司的,没有走我们公司的账,但实际是我们承接的项目,然后我们负责垫资,被挂靠的那个公司有了项目回款在通过私户什么的把钱转给领导。我们做的是建筑工程类的,材料是我们自己采购,然后因为我们采购,欠人家材料款,一直没付,然后被对方起诉了,法院直接把我们公司账户冻结了,并且划扣了货款(但是这家供应商不是走的我们公司的账,走的被挂靠公司那的,实际业务他知道是我们在做,所以告了我们),那这个法院从我们公户划扣的钱我应该怎么入账?
库存现金是负数,是账做错了吧,可以核对一下现金明细账,把做错的更正~ 油有做错,就是之前没建账,后来开始建账,不知道现金有多少,然后有贷现金的科目,也没从银行中提现
老师新建账的公司,做账的时候库存现金是负数怎么办
老师,在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涵盖期间这节,调整事项诉讼判决下达,之前计提了借营业外支出贷预计负债,后来判决下达后又把预计负债转到了其他应付款里,然后支付对方企业了,考虑当期所得税时,(题目也说了预计负债实际发生时可以扣除),我的疑问是预计负债已经转到其他应付款了,不存在了吧,考虑当期所得税时为什么还要考虑呢,麻烦老师解答一下
2018 年 1 月 1 日, X 金属期货合同的公允价值为 0。被套期项目, X 金属存货的账面价值和成本均为 1260 万元。2018 年 1 月 31 日 X 金属期货合同的公允价值上涨了百 25 万元 X 金属存货的公允价值下降了 25 万元。2018 年 2 月 28 日, X 金属期货合同公允价值下降了 15 万元, X 金属存货的公允价值上升了 15 万元。当日,甲公司将 X 金属存货以 1300 万元的价格出售,符合套期有效性的要求。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应出售该被套期项目产生的损益影响为多少?甲公司应出售该存货产生的损益影响多少?
老师,19年收入6000,,20年收入9000,求增长率是➗6000还是➗9000,为啥
2014年总公司无偿划拔一块土地给我公司,因一直不知价值,会计没有入账,2025年经评估公司评估知道土地价值,但寿命不清楚,问本公司是否对土地作分摊,以及从什么时候分摊?
老师,2023年收到的政府补贴入账到营业外收入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把这笔计入营业外收入,税务局说看不来我们政府补助的 金额 计入了收入项 我们报 申报表时 明细项未填写 只在营业外收入 填写了 总金额 税务局让我们改 这种情况我们怎么改
一般纳税人砂石简易征税,超500万还可以享受3%简易征税吗
老师,如果公司租了地,好像说是为了融资,又转租出去,这种要怎么核算?
老师,自产砂石,超过500万销售额,一般纳税人还可以简易征收3%开出去发票吗?我们是自己买的矿山,机械设备工人等自己生产出来砂石
老师,修公路这种工程公司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税负一般是多少?毛利需要控制不
你好!每个地方的税负率不一样,建议可以去跟管理员拉拉关系,咨询一下管理员,有些地方的税务局直接按照增值税税负率和所得税税负率来监控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