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税基础=800-800/10=720万元; 2账面价值=800-800/8=700万元; 3产生暂时性差异等于720-700=20,属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4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 5借:递延所得税资产5 贷:所得税费用5
甲企业于20×9年年初以800万元购入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按照该项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情况,甲企业在会计核算时估计其使用寿命为8年。按照适用税法规定,该无形资产按照10年计算确定可税前扣除的折旧额。假定会计与税法均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净残值均为零。 20×9年该项无形资产按照12个月计提折旧,假定无形资产未发生减值。已知企业的所得税率为25%,求20x9年末: (1)该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 (2)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 (3)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并指明暂时性差异的类型 (4)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 (5)写出确认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20×0年12月25日购入管理用设备一台,入账价值为50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0,固定资产当日投入使用,甲公司对该固定资产按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该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5年,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0×2年末预计自20×3得税率为20%。假定甲公司20×1–20×5的各年利润总额均为30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和暂时性差异。要求:(1)算该项固定资产各年末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的金额。(2)计算各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和所得税费用
A公司2X16年1月1日购入价值90万元的无形资产一项,预计使用年限不可预测,预计无残值。计税时采用直线法按照10年计提摊销。2X16年年末对此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6万元,2X17年年末测试无减值。2X17年及以前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照2X1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A公司从2X1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1)计算2X1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2)编制2X16年12月31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录 (3)计算2X1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4)编制2X17年12月31日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分录
辉正公司2×16年1月1日购入一项价值为90万元的无形资产,使用年限不可预测预计无残值。计税时采用直线法按照10年摊销。2×16年末对该项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损失6万元,2×17年末经测试未减值。2×17年及以前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按照2×17年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新规定,辉正公司从2×18年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要求(1)计算2×16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2)编制2×16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3)计算2×17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计税基础以及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4)编制2×17年12月31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会计分录。
.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到2025年与无形资产业务相关的资料如下:(1)2020年11月12日,以银行存款45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27万元,于当日达到预定用途并交付企业管理部门使用。该无形资产预计使用年限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摊销。假定按年计提无形资产摊销。(2)2023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205万元,该无形资产发生减值后,原摊销方法、预计使用年限不变。(3)2024年12月31日,预计该无形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00万元,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后,原摊销方法不变,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4)2025年7月1日,甲公司出售该无形资产,收到价款150万元,税款9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要求:(1)编制2020年11月12日购入该无形资产的会计分录2)编制2020年12月31日计提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分录(3)计算并编制2023年12月31日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分录
你好老师,这个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和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余额,怎么对冲掉呢
老板嫌未分配利润太多,怎么做能在不少交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减少未分配利润
老师,发票到货没到怎么入账?
老师可以给我讲解下这个第四题吗?
用来勾选出口退税的,不小心勾成进项抵扣了,次月才发现怎么办
老师麻烦咨询一下小规模纳税人出口了开的是商业形式发票会计需要做收入吗
企业盈利能力上升时,投资者要求的必要收益率也会随之上升,进而会导致企业借款资本成本上升。这道选择题为什么错误
今天刚考了会计和经济法,也报了9月份中级三科,剩下这点时间怎么备考效率最快
夫妻双方房屋变更,交不交不交个税
老师,晚上好,请问算成本时,单件产品的人工工工资是按做这件产品的人的工资算,还是按总工资除以总时间,算出单位时间工资,再乘以对应这件产品的时间
老师我想问下。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是怎么计算的
计税基础=入账价值-税法角度的累计摊销 账面价值=入账价值-会计角度的累计摊销 会计和税法的摊销年限不同,导致账面和计税基础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