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财务报表分析题 12年 年初数 年末数 资产总计 2016 2400 所有者权益 916 1000 然后2012年度净利润是149.6万 ,请问为什么答案求ROA和ROE时分母都用的期末值而不是平均值呢 不是按理说求杜邦的分母都用平均值 或者两个值从两个表来的话 分母也得是平均值

2021-03-07 14:1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1-03-07 14:32

同学,你好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总权益资本),公式里面都是运用的总资产 和总的所有者权益,你所讲的正是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缺点之一,

头像
快账用户5305 追问 2021-03-07 14:35

我是今年考会计专硕 那我之后复试作答此类题的话就还是应该用现在的标准 也就是平均值来做对吧 因为这个题是我校13年的题 当时是不是还是使用的传统计算法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3-07 14:40

传统杜邦分析体系 目前仍然在用,如果遇到用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题 解法还是要用总资产和总的所有者权益

头像
快账用户5305 追问 2021-03-07 14:43

那我怎么知道该用哪种呢 题目并没有提示是用传统还是新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3-07 14:46

一般题目会有提示,比如用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题目会说,不说肯定就还是传统杜邦分析体系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3-07 14:53

同学你好 以上问题还有疑问吗,满意给个五星好评,谢谢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好 传统的杜邦分析体系 公式:净资产收益率=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权益乘数(总资产/总权益资本),公式里面都是运用的总资产 和总的所有者权益,你所讲的正是传统杜邦分析体系的缺点之一,
2021-03-07
详见图片,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2022-09-03
您好 计算过程如下 (1)甲方案下,2016年的利息费用总额=1 000×10%%2B8 000/120%×6%=500(万元)   设甲乙两个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为 W万元,则:(W-500)×(1-25%)/3 000=(W-1 000×10%)×(1-25%)/(3 000%2B2 000)   解得:W=1 100(万元)   (2)由于筹资后的息税前利润为 1 500万元,高于 1 100万元,应该采取发行公司债券的筹资方案即甲方案。   (3)当预期息税前利润(销售量或销售额)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销售量或销售额)时,财务杠杆大的筹资方案每股收益高,应该选择财务杠杆大的筹资方案;当息税前利润(销售量或销售额)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销售量或销售额)时,财务杠杆小的筹资方案每股收益高,应该选择财务杠杆小的筹资方案。 (4)2016年的财务杠杆系数=2015年的息税前利润/2015年的税前利润=(1 000%2B500)/(1 000%2B500-1 000×10%)=1.07   每股收益增长率=1.07×10%=10.7%   2015年每股收益=(1 000%2B500-1 000×10%)×(1-25%)/(3 000%2B2 000)=0.21(元/股)   2016年每股收益=0.21×(1%2B10.7%)=0.23(元/股)
2021-12-13
你好,如果此题的乙公司只有个别报表,甲公司按乙公司个别报表中的净利润计算投资收益
2021-06-09
同学,你好。 (1)计算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额: ①公司原来资产负债率=1-1/2=50% ②公司原有负债=1 000×50%=500(万元) ③公司原有股票=(1 000-500)/16=31.25(万股) ④融资后的变动成本率=(1-40%)×75%=45% ⑤融资后的固定成本=200%2B30=230(万元) ⑥设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额为S,则: [S×(1-45%)-230-500×10%]×(1-33%)/(31.25%2B30) =[S×(1-45%)-230-500×10%-300×12%]×(1-33%)/31.25 解得:S=642.73(万元) 此时每股收益=[642.73×(1-45%)-230-500×10%]×(1-33%)/(31.25%2B30)=0.80(元) (2)两种筹资方式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条件下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总杠杆: 在全部发行普通股时: ①DOL=[642.73×(1-45%)]/[642.73×(1-45%)-230]=2.86 ②DFL=[642.73×(1-45%)-230]/[642.73×(1-45%)-230-500×10%]=1.68 ③DTL=2.86×1.68=4.80 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后: ①DOL=[642.73×(1-45%)]/[642.73×(1-45%)-230]=2.86 ②DFL=[642.73×(1-45%)-230]/[642.73×(1-45%)-230-500×10%-300×12%]=3.29 ③DTL=2.86×3.29=9.41 上述两种筹资方式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时,由于销售收入、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影响经营风险的因素没有变动,故经营杠杆相同;按面值发行债券使公司的负债增加,使财务风险加大,企业总风险也就随之增大,故财务杠杆增大,由1.68上升到3.29,总杠杆由4.80上升到9.41。 (3)在销售额达到800万元时,计算每股收益和总杠杆: 在全部发行普通股方式下: ①每股收益=[800×(1-45%)-230-500×10%]×(1-33%)/(31.25%2B30)=1.75(元) ②DTL=DOL×DFL =[(S-VC)/(S-VC-F)]×[EBIT/(EBIT-I)] =(S-VC)/(EBIT-I] =800×55%/(800×55%-230-500×10%)=2.75 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方式下: ①每股收益=[800×(1-45%)-230-500×10%-300×12%]×(1-33%)/31.25=2.66(元) ②DTL=DOL×DFL=[(S-VC)/(S-VC-F)]×[EBIT/(EBIT-I]=(S-VC)/ (EBIT-I)=800×55%/(800×55%-230-500×10%-300×12%)=3.55 由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全部发行普通股方式可使每股收益由0.8元提高到1.75元,总杠杆由4.80下降到2.75;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方式下每股收益由0.8元提高到2.66元,总杠杆由 9.41下降到3.55,按面值发行公司债券方式下每股收益提高的幅度和总杠杆下降的幅度均比全部发行普通股方式大,因此应以发行公司债券的方式来筹集。
2021-03-14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