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这里是按整体调整金额4000,一次性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并不是按每一个调整项目去单独确认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非同控合并 购买日被投资方资产有评估增值减值 考虑所得税影响 为什么应收帐款评估减值了100 账面价值小于税基 不确认递延所得税啊 因为应收账款只有计提坏账才有差异吗?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就是认购人么
老师,请问被挂靠费方收带挂靠方转入的一笔税费,该怎么处理呢?
汽车4s店,审计有哪里工作内容
老师,我们公司6月底进的货,但是厂家没有及时开发票,7月初才开,现在我们6月销项大于进项,需要交2万3的增值税怎么办?
老师,这道题发行的囯债利息2000为啥不能计提?
给别人做法人,怎么样?规避风险?
老师,付款会错账户了,比如付了2笔1000,没付出去,凭证摘要和分录怎么写?
老师想咨询下买方和卖方销售采购活牲口的所得税优惠政策
个人的个税的汇算清缴没有报,有什么影响吗一定要报吗
一般项目:对外承包工程;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土石方工程施工;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机械设备租赁;金属门窗工程施工;建筑材料销售(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这个经营范围,施工过程中可以开票*建筑服务*建筑工程?
就是 要按照最后对资产负债的总影响 到底是调增或调减了多少金额 算差异和递延所得税 是这样的意思吗
对的,这里不区分每一个调整,按整体净资产调整的
资本公积的金额 确认递延所得税 不用根据调分别对应每项资产 所有就不会存在同时有递延资产和负债的情况 是这样吗
对的,不用单独去区分,直接按照那个总金额来进行处理。
这笔调整分录 是不是只要编合报就需要写啊
对的,只有在合并报表里面才处理的。
那是不是上年做的调整分录 调账面价 调折旧 长投成本法调为权益法 这些本年连续编的时候 都要把报表项目替换了重新写 然后再跟着把本年的调整分录写了 所有的调整分录都要重写一遍 抵消分录就编本期的 抵销调整后的长投 本年的投资收益 应收应付项目 不用重复上年的
是这个样子的啊,就首先你存在的那些资产,你全部都要抄一遍。都是要全部做一遍的呀。 债权债务如果已经没有了,就不用了
这个是不是 我上年调了 但只是合报里调的 个报没变 再次编合报 就要从原始开始调 上年的调整重写 再调本年的 相关的低销分录 像确认的投收 债权债务 因为抵销没有了 不用重复 本年直接抵调整后的长投 和本年发生的新投收和债权债务 没有就不处理 老师是这样的吗
对的,现在理解没问题了
老师 可以问一下 考试非同控合报 一般都是连续编报的题吗
连续编,2年就差不多了,很少考34年的
那就是在本年的角度 把上年的分录编了 再编制本年的 不用把上年度也做相关的当年调整吧
对的 先重复上年度 然后再本年度 上年度还存在的,你直接抄
20年连续编19. 20两年的合报 我在20年 把站在19年当年角度该调的调整了 接着编本年度调整分录的 抵销分录是抵销调了两年之后的结果 是这样做 还是说 19年视同合并当年调整抵销分录做一遍 20年再把19年的调整抄过来 再抵销20年的 这样做
20年,你把19年抄一次 20年的正常处理就可以了
两遍调整 一次本年调上年 一次调当年 一次总的抵销分录 这样子吗
对的,就是这样处理就可以了 考试的时候会明确告诉你,做哪一步分录处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