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建议做分录: 借:管理费用-租金 贷:其他应付款
王超老师,我们是民非企,摊销学校场地租金, 借:管理费用-租金 贷:其他应付款- 对吗?还是借:业务活动成本-非限定-租金 贷:其他应付款 哪个分录更适合点??
缴纳租金,摊销租金 借:待摊费用-租金(还是其他应付款-租金) 贷:银行 摊销时,借:管理费用-租金 贷:待摊费用-租金(还是其他应付款) 老师,哪个科目适合点?欠款的
#提问#请问老师 ,我方租赁国家土地,2018年签订的是租赁合同,我们每月付租金做借:主营业务成本,贷:银行存款,22年我们变更合同,改成以租代购,总价值1000万,当我按月支付租金达到1000万的时候,这块土地就是公司的,那么请问老师我现在分录依然做借:主营业务成本,贷:银行存款合适吗?或者我应该做借:其他应收款,贷:银行存款,将来获得土地使用权再做借:无形资产,贷:其他应收款,哪个对?前期几年都已经计入成本又如何调整?
老师好,请问,我厂房是租的。现在我又转租一部分给B公司使用。收了他一年租金36000元。我按月分摊租金收入每月3000元,还用按月分摊这个租金成本吗? 我租进来时 是一年120000元。每月10000元,我每月做 租金摊销分录:借 制造费用——租金10000,贷 预付账款——租金10000 现在租给B公司,每月做租金收入: 借 预收账款——租金3000贷,其他业务收入——租金3000, 还必须做这个的租金成本吗? 我自己租进来时 ,已经每月都做进“制造费用——租金” 里了,
请问老师具体工资的时候我借业务活动成本带工资,这个钱就是应付工资的钱,就是包含个人五险一金部分,然后我支付无限一金的时候我就借业务活动成本,然后五险一金贷银行存款,然后其他应付款个人部分,然后我支付工资的时候我就借应付工资,带其他应收款银行存款,这样做账对吗?我们是民间非盈利组织。
l老师 请问我公司收到一次性扩岗补贴怎么账务处理?
开付款凭证收款凭证转账凭证等原始凭证从哪里来有什么要求
老师:您好!问题是这样的,公司帮员工承担个税,例如:申报金额:15000,个税1000,做的以下分录,借:管理费用-工资16000,应付职工薪酬16000 发放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6000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 15000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1000,这个申报金额是15000,对吗?还有这样垫付的个税在职工薪酬里面,可以税前扣除哈
年中接手的公司,外账发我的余额表里没有结转损益,我期初建账要怎么处理这部分的数据呢?
老师,请问正常做账的流程是先计提所得税再进行期末结转,还是先期末结转,再计提所得税?
房产税税务申报要报几个月
老师 出纳在转账时资金用途有具体要求吗
老师,我有一个业务不知道如何处理,比如公司借款给A员工,但是却转给了B员工,其实我私底下处理的还是挂在了A员工这里了,是因为B收到后又转给了A员工,但是现在款还回来了,我怎么做银行余额都不对,因为收到还款的是公户,然后A收到后又把他转到了私这里来,所以2个银行存款的科目我不知道怎么做,因为不做一个银行存款的凭证余额又对不上,做了其他应收款这里又多了一笔
想开劳务加工费的发票要有什么要求吗
老师,我上个月销项税50000元,进项税不是10月份✓选进项抵扣也可以吗,我✓选了。发现要交50000的税,,,吓到我了,,不是次月提交✓选还是得当月✓选的
为啥不是业务活动成本-租金? 实操课上,老师是入业务活动成本-租金。
怎么解释??
老师。你看看
因为场地有多方面用途, 比如:管理用,记入管理费用 业务活动用,记入业务活动成本 所以处理思路有: 1.按用途分别核算,分别记入管理费用或业务活动成本 2.坚持重要性原则,记入管理费用
那入管理费用适合点?
实践中,最好分别核算,分别记入管理费用或业务活动成本,比较准确。
但是,金额怎么分???
金额怎么分摊??
按各自的使用面积划分。如果实在划分不清楚,可以统一记入管理费用-租金(需要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确定)
好的,老师,不能统一业务活动成本-租金???
这个重要性原则,
如果完全用于业务可以记入业务活动成本科目的 你的理解很对
不是完全用于的,也有老师办公,住宿,一起的。
也有教室,
上课的,老师
划分不了,
如果用于业务比例大,可以统一记入业务活动成本科目的
可是已经记入管理费用-租金了,
1至4月的计提摊销都入管理费用了
建议反结账修改一下。
调账就可以,反结账不可能,已经申报了
不是,分不出哪个用的比例大
一半一半似的
老师,在吗?怎么好点???
如果不大好分,那就记入管理费用,就不用改了。
有的老师说一半一半的划分。
怎样好点???
建议记入管理费用,就不用改了。
如果后面都是分一半一半的,前面几个月不管了,可以吗???老师,怎样好点??
老师,在不在
可以的,前面的可以不用考虑了。 (可以这么理解:不论记入业务活动成本还是记入管理费用,对税务上都是没有影响的。如果管理不做特别要求,建议统一记入管理费用,这样也可以简化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