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再确认一部,因为长头的入账价值=4000*30%=1200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100 贷营业外收入100

不悔老师麻烦回答下,我问题编辑了下,之前可能有点混乱 18年1月,固定资产(16年1月购入,使用寿命20年)账面价值为: 固定资产 100 累计折旧 10 18年1月 转换为 成本模式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为120 借 投房 100 贷 投房累折 10 借 累折 10 贷 固定资产 100 18年投房折旧(假设使用寿命为20年) 借 其他业务成本 5 贷 投房累折 5 19年1月 转换为公允模式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说是会计政策变更)公允价值为130: 借 投房-成本 130(按照成本投房转公允投房那天的公允价值) 贷 投房 100 借 投房累折 10+5 贷 利润分配 40.5 贷 盈余 4.5 【可是我觉得19年1月那天这样做才符合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借 投房-成本 120(是当初固资转投房时的公允价值) 贷 投房 100 借 投房累折 10 贷 其综 30 借 投房累折 5 贷 利润分配 4.5 贷 盈余 0.5 借 投房-公允 130-120=10 贷 利润分配 9 贷 盈余 1
麻烦懂的老师请回答, 第三小题,我的分录是 借 长投 11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1100 借 其他业务成本 1000 贷 投房 1200 借 投房累折 200 但是答案的分录是: 借 长投 1200 贷 其他业务收入 1100 贷 营业外收入 100 借 其他业务成本 1000 借 投房累折 200 贷 投房 1200 我觉得答案错了,这里是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重大影响长投,应该是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长投的初始确认的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做调整分录是不是下面这样的? 1. 对初始确认的长投进行调整: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 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分红 借 投资收益(子公司分红*持股比例) 贷 长投 3.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净利润等(假设都是利得)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综*持股比例) 贷 资本公积(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然后,把调整后的长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 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其综(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盈余公积 借 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贷 长投(个别报表长投+进行前面那些分录调整后的) 借 商誉 (或者 贷 营业外收入) 贷 少数股东权益(差额)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对吗?
丙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2022年1月1日将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出售,售价为520万元,出售时的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500万元,其中成本为52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贷方)为20万元,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是由自用固定资产转换而来的,转换时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为3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则处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合计是( )万元。 老师请问下这道题的分录对吗 借:银行存款 520 贷:其他业务收入520 借:其他业务成本500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20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520 借:其他业务成本2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0 借:其他综合收益 30 贷:其他业务成本 30
老师,我想咨询一下实发工资5422.14元,需要交多少个人税,怎么算,能教一下吗
你好老师,劳务公司农民员工工资由总包代发,工资表是盖那个公司的章呀
老师,我按收货时点确认收入的话,那些还没有确认收货地订单我作为发出商品了,下个月我怎么核对它是否收货了?是平台再导一次订单核对状态还是erp导订单核对?
老师好,请问固定资产转移到别的公司了要怎么做账,属于无偿托管
你好老师,我们是酒店宴席行业,属于小规模,季度申报多少万免税
10月份申报9月份的增值税交了9百多, 由于刚去公司不熟悉业务 , 后期熟悉业务了,重新改了一下账 发现9月份不用交税 , 我又重新更正了一下财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 , 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
老师,你好,我这边一家面包生产制造业,有农产品加计扣除1%,但是自己也有在电商销售,有开电商服务票6%出去,那这样生产货物这部分的农产品加计扣除怎么做,能不能加计扣除?谢谢,
老师咨询个有关解除劳动合同问题,如果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同意解除劳动合同,企业给不给补偿?
我7-8月服务发票开错税率了,现在11月份我可以冲减了重新开票不,那我账务怎么处理啊
公司的客户帮忙垫付所欠的供应商的货款,这个垫付的钱可以对冲客户欠公司的货款吗
我觉得不用啊,它是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来的
权益法是按照付出对价的公允和按照份额计算,谁大按谁入账
我不觉得,教材上有例题佐证吗?
谁大按谁入账这个有例题,权益法
老师,是cpa官方教材的吗?可以麻烦拍给我看下吗
不是,是中级!但是权益法确定成本不分注会还是中级,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