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老师正在制作答案,请稍后
长投成本法转权益法,被投资方增值导致股权被稀释丧失控制权, 被投资方增资的部分,要算到权益法长投成本里吗?
老师,原成本法因被投资方增资被稀释转为权益法,和原权益法因被投资方增资被稀释转为权益法,这两个处理确认差额的计算方法能给我说下吗
长期股权投资,由于被动稀释,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这个账务处理,具体的会计分录是怎么做的呢?
投资方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的情况下,对于转换时的会计处理原则,分别两种情况(由成本法转换为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和由成本法转换为金融资产)加以陈述
老师,这都是长投里面因增资股份被动稀释,原来是权益法仍然是权益法,都是用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这个科目,但是他的做法完全是不一样的, 我理解第二题的做法,第三题的做法我实在不能理解。 麻烦老师有空的时候帮忙解一下提,非常感谢。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申报4月个税在另外一台电脑上登录扣缴,录入员工信息后重新计税显示不出该员工信息,为什么?
学堂示统的表格在那里?
你好老师 我是个人独资企业 比如手下有1个员工 我给他发工资 发10000 扣除子女教育费4000 赡养老人3000 这样就不需要给他交个人所得税了吧 还有我是老板 我的利润钱怎么拿出来呢 是以什么名义拿出来 需要交多少税呢
老师,我今天找领导他说让我写个兼职申请,就是他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赔偿我一个月的工资,这个我敢写不,又怎么写呢
本院酌定对所生产的货物损失 11922 元, 本院酌定由原告自行承担 4922 元,被告承担 7000 元。 被告发票11922可以全部抵扣吗
老师。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是什么意思啊
老师,投标用,需要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个指标要符合什么要求,比如资产负债率太高是不是不行
老师,投标用,需要提供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这个指标要符合什么要求
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里的应交税费是负数,但是去银行贷款让把负数调整,怎么调
,老师,如果平台的钱提现到老板个人卡,然后老板又把钱转入公司账户,做账的时候可以省略老板这部分直接做银行存款增加,其他货币资金减少吗
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即稀释股权而丧失控制权)
例如:60%(成本法)→20%(权益法)【稀释股权】
投资方因其他投资方对其子公司增资而导致本投资方持股比例下降
从而丧失控制权但能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
投资方应当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从成本法转为权益法核算。
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
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这里考察的是因其他投资方对子公司增资而导致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
我们首先要按比例结转长投账面价值并确认相关损益
净资产增加额*新持股比例-原股权账面价值*持股比例下降部分
我们来看一道案例
2014年6月30日,耀华公司投资现金1000万元成立全资子公司A公司。
2014年12月31日,A公司全部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5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未分配利润400万元)。
2015年6月30日,A公司全部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000万元,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2015年7月1日,第三方对A公司出资6000万元,
占增资扩股后A公司60%的股权,取得了对A公司的控制权。
耀华股份保留40%的股权,其评估值为4000万元
增资扩股后A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8000万元,
其中:实收资本2500万元,资本公积4500万元,
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未分配利润800万元。
【解析】 1、个别财务报表处理
首先,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
与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按照新的持股比例确认本投资方应享有的原子公司因增资扩股而增加净资产的份额=6000 ×40%=2400(万元)
应结转持股比例下降部分所对应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账面价值=1000 ×(1-40%)=600(万元)
差额为1800万元(2400-600)计入投资收益。
然后,按照新的持股比例视同自取得投资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以前发生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 ×40%=40(万元)
享有期初留存收益=400 ×40%=160(万元)
本期金额 享有其他综合收益=100×40%=40(万元)
享有本期留存收益=400×40%=160(万元)
第一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2400 贷:长期股权投资 600 贷:投资收益 1800
第二步分录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80 贷:其他综合收益 4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其他综合收益 40(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20 贷:未分配利润 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期初) 投资收益 160 (剩余股权权益法-本期)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000-600)%2B2400】%2B400=3200(万元)
2、合并财务报表 2016年7月,耀华股份在合并报表层面应确认的丧失控制权的投资收益计算如下:
①处置损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即持有全部股权的公允价值4000万元)-丧失控制权之日A公司账面净资产2000万元×原持股比例100%=2000万元。
②结转其他综合收益200万元 共计产生投资收益2200万元。
权益法转权益法的稍等下哈
如果原来是权益法,被动稀释后还是权益法核算,
投资方应享有被投资方增资后的所有者权益*增资后的持股比例与投资方享有被投资方增资前的所有者权益*被稀释前持股比例的差额
要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我们来看一下案例
-----------------------分割线------------------- 权益法稀释案例:
2×17年1月2日,甲、乙、丙公司分别以银行存款1000万元、2000万元和2000万元出资设立A公司,分别持有A公司20%、40%、40%的股权
甲公司对A公司具有重大影响。
A公司2×17年实现净利润4000万元,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0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2×18年1月1日,经甲、乙、丙公司协商,乙公司对A公司增资4000万元,
增资后A公司净资产为14000万元,
甲、乙、丙公司分别持有A公司15%、50%、35%的股权。
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甲公司仍能够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A公司2×18年实现净利润5000万元,
宣告分配并发放现金股利1000万元,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下降减少其他综合收益600万元,无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
2×19年1月20日,甲公司将该项投资中的50%出售给非关联方,
售价为1350万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
出售部分股权后,甲公司无法再对A公司施加重大影响,
将剩余股权投资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转换日剩余股权投资的公允价值为1350万元。
假定甲公司与A公司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双方在当期及以前期间未发生其他内部交易。
甲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要求:编制甲公司2×17年1月2日至2×19年1月20日与A公司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
本题关键词为“其他方增值导致持股比例下降—权益法到权益法”
梳理做题思路: (1)甲公司以1000万元取得A公司20%股权,采用权益法核算,
因为这里A公司是投资设立的,所以在投资时点,
甲公司投出1000万元与应享有的投资时点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1000%2B2000%2B2000)×20%=1000(万元)
两者相等,即不需要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2)后续持有期间需要考虑A公司实现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或者是资本公积的变动,
按照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相关项目,
这里因为不涉及到内部交易和投资时点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异,
故直接以A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4000万元为基础确认投资收益;
(3)因其他方增资导致甲公司股权稀释,但仍然具有重大影响的,
增资前后对应享有的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属于其他权益变动,应调整资本公积。
本题这里增资前A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初始投资时5000%2B实现净利润4000%2B其他综合收益增加1000=10000(万元)
甲公司享有20%,而乙公司增资4000万元以后,
A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变为14000万元
此时甲公司享有15%,所以这里应该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的金额=14000×15%-10000×20%=100(万元)
分录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10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0
(4)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出售部分股权后不再具有重大影响,
剩余部分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
①应当将出售部分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剩余部分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②持有期间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可转损益的部分)和资本公积应当全部结转到投资收益
持有期间确认的不可转损益的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入留存收益。
----------分割线——-------- 至此,两个案例已结束
下面做下两种的总结哈:
成本法转权益法(被动稀释股权)
a.这种情况属于其他方增资导致母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丧失了控制权,属于被动稀释股权的情况;
核算方法由成本法变成了权益法;
b. 这里的思路是相当于处置了一部分股权比例,
换取的对方增资中的份额,相当于把下降的那部分股权处置掉,
新购入了增加的这些股权份额,所以差额是计入到投资收益的。
权益法转权益法(减资或被稀释)
a.这种情况属于权益法到权益法(减资或被稀释)的情况,这里核算方法并没有发生变化。
成本法转权益法(被动稀释股权)与权益法转权益法(减资或被稀释)会计处理的对比:
这里发张图片做下对比
这里发张图片做下对比
您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有点长哈,您需要花点时间理解下看看
理解透了其实不难的
有什么疑问可以咨询
好了,祝您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