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针对采购合同,财务人员审核的关注点主要是: 1、合同审批流程是否完整,有无越权审批的现象; 2、采购额度是否在预算内,公司是否有足够资金付货款; 3、乙方的银行账户信息是否完整,付款的时限如何约定;签订合同时一般会约定付款方式,惯例是签订合同后付首款,产品交付后付第二期款,质保期过后付尾款。首款比例如何确定呢?这要看合同标的是什么。需生产制造的,首款比例会高一些,以盖住对方材料成本为宜。服务类或软件类标的,首付款不超过10%为好。这只是理论参考,议价最终取决于双方的江湖地位。4有无验收不合格时的退赔约定;5有无约定开票时限,有无约定发票类型,开票信息是否完整,采购合同应尽量索取增值税专票。 针对销售合同,财务人员审核的关注点主要是: 1、合同签署是否符合公司的流程制度,如合同的签批流程是否到位; 2、预估销售合同的利润,对合同的盈利情况签署意见; 3、能否在合同签订阶段进行税收筹划。如选择恰当的签约主体,对于多法人实体运营的集团,选择低税负主体与客户签约,综合考虑流转税率与所得税负担;将合同额分拆,把商品销售与服务销售分开,让销售额分别适用不同的流转税率,尽量多签低税率的销售部分;把回款与开票、确认收入分开,让纳税义务后延。 4、对风险进行把关,有无交付风险,评价客户的信用等级,有无坏账风险; 5、审核收款方式、收款时点是否对公司有利,收款的银行账户信息是否完整; 6、 审查发票开具的时间及发票类型,开票信息是否完整。发票要在收款后再开具。如果买方拿到发票了,却赖账,说已付过款了,而卖方没有证据证明未收到款,那就要吃哑巴亏了。先开票,后收款,也并非不可以行,但要做一定的预防。譬如,在合同中明确开票与付款无关,并约定付款方式;在交付发票时让买方背注尚未付款;让买方开具收到发票回执,注明尚未付款。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如下总结,财务人员审核购销合同主要关注流程合规性、资金风险、税务风险等方面。合同审核是公司内控管理的一个方面,这项工作要做到位需要与一系列的配套管理措施结合,如付款审核要与预算管理结合,签约主体审核要与供应商选择与客户信用等级评价结合。 财务人员审核合同的目的自然是降低执行合同的风险,合同的风险可能在多个层面都存在,财务审核不能替代法务审核。如果合同评审没有法务把关,财务审核的责任更为重大,还需关注合同的合法合规性。
财政拨款是怎样下发到预算一体化系统的?
浮动利率的投资是交易性金融资产哇?
请问这个甲公司会计分录是怎样的呢
甲控制乙,乙共同控制50%丁,丙是甲的联营企业,乙和丙关联关系, 甲的合并范围就没有丁和丙 是不是
运输和安装费用要计入使用权资产的成本里面吗
老师,我们是建筑公司,跨区项目工地上工人在外面餐馆吃饭的餐费,住宿费,记入工程施工一间接费,还过应付职工薪酬一褔利费不呢?我们一般都是工期在一个月左右,不会住项目上。
硬件+嵌入式软件合并一个产品销售;硬件销售额 = 硬件成本 × (1 + 10%) 这个公式是税法规定的吗?主板委外加工,收回后企业自己录程序,再自已贴标包装等,后出售。所以软件成本是录程序的这个人工+自己开发的程序,没有进项,即征即退:软件销售收入*13%-软件销售收入*3%=实际退回的税?
23年1月1日,甲公司租入办公用建筑物,租赁期7年。每年末支付45万元。租赁内含利率为5.04%。2×23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与该租赁相关的初始直接费用5万元。 假定按照适用税法规定,该交易属于税法上的经营租赁,甲公司支付的初始直接费用于实际发生时一次性税前扣除,每期支付的租金允许在支付当期进行税前抵扣,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设甲公司未来期间能够取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不考虑其他因素。 已知:45×(P/A,5.04%,7)=260 要求:做出租赁期开始日和第一年末的账务处理。 老师先接手,稍后给你参考答案
一般征收13%混凝土销售公司,可以委托简易征收3%的搅拌站加工混凝土并取得加工费发票吗
4S店全款买车合同已签电子发票已开车未提,想换其他颜色,电子发票可以冲红么?会有记录影响二次销售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