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先把会计准则讲解2010的原文规定放上去吧: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为成本费用时,其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应区别于税法的规定进行处理: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不允许税前扣除,则不形成暂时性差异;如果税法规定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支出允许税前扣除,在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认成本费用的期间内,企业应当根据会计期末取得的信息估计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计算确定其计税基础及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符合确认条件的情况下应当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其中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超过会计准则规定确认的与股份支付相关的成本费用,超过部分的所得税影响应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可税前抵扣1600,实际发生费用550,则首先550全额扣除,直接计入所得税费用。1600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差额1050肯定不会影响所得税费用,因此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不可能一直挂在账上,最终的去向只能是所有者权益)。 实际上:预计未来期间可税前扣除的金额=(行权日股票市价-行权价格)*数量,成本费用=授予日公允价值*数量。
老师,下边这个公式完全不明白?然后讲课老师又讲到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减出来是啥,是递延所得税费用么,为啥要这样算
老师:此题在计算2021年末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为啥用15除以税率,这样算出来的是什么?我不太明白,烦请老师指点一下!谢谢!
老师,请问为什么“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50万元”,这两个数据没有运用到呢?不是对当年的所得税费用有影响吗?当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50万元,不是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50×25%=12.5,这个12.5是不是属于期末应有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当期所得税=(800+50(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调增))×25%=212.5 就是一直弄不懂递延所得税这里问题(为什么没有用到“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00万和递延所得税负债50万”)
老师,这个题,我不明白,为啥不直接用1600-550=1050再全递延所得税资产呢?为啥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用1600乘以0.25?那550有啥用呀?
老师,我想问你一下,这个为什么需要调整递延所得税呀,这个不是期后事项,他压根儿就不需要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然后只需要转回就可以了,那为啥还要调递延所得税资产啊
7台总共2200元的门禁机怎么入账 筹建期 直接费用化还是固定资产 如果费用化建议通过低值易耗品过渡吗 会计准则情况下 还有会计准则要求筹建期间每月结转利润吗
这上面的图片本人任职受雇了几个公司,是一个还是两个公司?
请问,成立之前付过房租、押金、公章费等,都计入借管理费贷其他应付款吗? 成立之后各项怎么处理? 其中房租不给开发票应该怎么处理?
7台总共2200元的门禁机怎么入账 筹建期 直接费用化还是固定资产 如果费用化建议通过低值易耗品过渡吗 会计准则情况下 还有会计准则要求筹建期间每月结转利润吗
老师这个两个公户互相转款,是不是两个人银行的回单放到一起做一笔分录就可以啊,要根据每个银行的回单单独做吗
朴老师回答这个刚才的问题
是内含增长率有点推倒不太明白
在发票勾选里,如果能找到撤销发票的记录?
请问老师,我们做绿化工程,断断续续的临时工工资怎么入账
如果固定资产做了一次加计扣除的话,接下来还用做计提折旧这一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