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例,本期少交了所得税,增加了未来的纳税义务,那从费用计提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整个周期的发生额还是不变的,与没有暂时性差异时是一样的,那么计提的所得税费用总额也就是一样的。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您觉得就是重复计算的原因,因为在计算应交所得税的时候,减去了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影响,在计算未来义务时,又增加了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样最终的所得税费用就是与没有暂时性差异一致的。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 利润表中的应交所得税减去所得税费用得到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和 资产负债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 有什么关系呢
由于会计准备和税法规定的不同,形成了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又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金额由于税率的影响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影响了所得税费用或者所有者权益。这样理解对吗
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税前净利润+纳税调增-纳税调减)+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 我感觉这样不是重复计算了暂时性差异吗?纳税调增/减和它有关,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也和它有关。 下面例子应交所得税-20*25%,递延所得税费用+5
(1)请确定图中相关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2)请求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发生额 (3)请求出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发生额 (4)请求出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
计算当期缴纳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期缴纳,以后少交) 贷:所得税费用 借:所得税费用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少交,以后多交) 计算应缴纳就变成了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应交税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应交税费) 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是不是这个关系?
所以本题计算所得税费用的时候,按照我说的思路,和没有暂时性差异时计算出来的结果是一样的,即(210-10+20)*2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