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是因合并而产生的,合并日支付的对价大于占被投资方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才计入商誉 合并日后资产的评估增值就只能调整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2.非同控合并报表购买日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对应科目为资本公积
2017年1月1日, 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800万元购买 了乙公司80%的股份,并支付了审计等直楼合并费用30万元。 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假设两公司采用的会计 政策一致,并且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2017年1月1日,乙公 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金额为:股本1000万,资本公积400万, 盈余公积200万,未分配利润200万。经评估确认,乙公司可 辦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主要是无形资产导致。该 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其他的均 不存在差异。要求: (1) 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确定该合并的性质,并说明甲公司在 合并时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 (2)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商誉; (3)编制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 分录;
【课堂作业】201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1800万元购买了乙公司80%的股份,并支付了审计等直接合并费用30万元。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没有任何关联。假设两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一致,并且不考虑所得税的影响。2017年1月1日,乙公司所有者权益的账面金额为:股本1000万,资本公积400万,盈余公积200万,未分配利润200万。经评估确认,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000万,主要是无形资产导致。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6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其他的均不存在差异。要求:(1)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确定该合并的性质,并说明甲公司在合并时应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2)确定合并成本以及合并商誉;(3)编制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分录;(4)编制2017年1月1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抵销分录。
如图会计分录(资本公积)合并财务报表的评估增值,合并财务报表合并日确定递延所得税不是对应商誉吗,为什么又说对应资本公积,到底如何区分什么时候对应商誉,什么时候对应资本公积哦 希望答题老师仔细看我的题目,不要敷衍我,不要浪费我的时间,谢谢
请问:这道题,50-12.7,50是租金,租金减利息啥意思?
旧设备的投资额是变现价值加抵税,如果有每年有维修成本,需要加上么
请问:这道题2350-2200=150.购买时5万交易费不去掉吗
老师个体户经营范围里只有劳务服务,但是偶然接了一个异地建筑工程,开了一张建筑服务劳务费的普票,金额含税70700。外经证也报验了。风险大吗?
刷题做过的题在那里找?
如果这道题,选项有符合资本化支出的,答案能选这个吗?
逆流交易,母公司认可子公司的减值么
老师,6月申报个税的时候,人事有一部分人的工资没到我这里来,所以,有几个人就漏申报个税了。我申报7月份的可以把6月份工资加起来一起申报吗?还是怎么处理比较合适
2023.12.31账面价值应该是2030?怎么是1800? 题意:应计提230,说明设备有减值,所以2030-230=1800, 1800是可变净值吧?算折旧时,应该是()账面2838-30净残值)的
印花税不用计提直接做分录吗?要怎么做
比如说合并日后哪个资产评估增值计入资本公积
合并日后资产评估增值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问题是我翻的合并财务报表章节,上面都说的是购买日评估增值或减值啊
所以我就没看懂,在所得税章节,购买日公允价与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计入商誉,合并财务报表章节又计入资本公积,到底计入哪里
在单个报表中是确认为资本公积呀。商誉是在编制抵消长期股权投资的分录时才体现。跟资产评估增值是2回事
问题是你看我的图右下角,明明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将资产评估增值计入资本公积
这个是调整被合并方资产的账面价值,当然要计入资本公积,只是调整分录。合并抵消分录才确认商誉呀
那为什么在购买日资产评估资产增值或减值,要确认借,递延所得税资产,贷商誉,我就没搞明白,咋递延所得税资产一会对应商誉一会对应资本公积
税法上是不认可商誉的存在,所以,他的计税基础为0,就会产生所得税差异。 在做合并抵消分录的时候,先确认商誉,再确认递延所得税就能看懂了
你能不能解释清楚,你看这道题,明明并没有在抵消分录确认商誉,他在把资产评估增值所得税差异确认为商誉,但是合并财务报表中那道题,又把购买日评估增值确认为资本公积,到底啥情况
你后边的第2个图片,就是在做合并抵消分录的时候,先确认商誉,再确认递延所得税,调整商誉的金额
我现在理解的就是,在购买日形成商誉,评估增值部分影响商誉,先计算考虑递延所得税的调整的商誉的金额,把商誉金额确定,为什么在合并报表章节,在合并报表的大白纸上,评估增值的部分,又计入在资本公积,这个商誉和资产评估增值不都是合并报表的这张大白纸上做的吗,一张大白纸上,为什么计算商誉评估增值计入商誉,一会又计入资本公积
而且,资产评估增值再计算商誉时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在合并报表大白纸上资产评估增值又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就等于确认了两遍递延所得税资产吗
合并报表的过程: 1.先按合并日资产状况(比如评估增值)调整被合并方资产的账面价值 2.再抵消内部交易,确认商誉 3.确认商誉产生的所得税影响
合并日资产评估增值所得税影响计入资本公积,确认商誉又在把评估增值计入商誉,这不就重复确认了吗
是先确认,再抵消呀。不是重复
在购买日,资产评估增值,借固定资产,贷,资本公积,同时借资本公积,贷,递延所得税负债,在确认商誉时,又把资产评估增值借商誉,贷递延所得税负债,上面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下面又确认了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是不是确认了两次
他们是2个不同的业务产生的递延所得税差异。 1.调整分录中调整的是资产因评估增值而造成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 2.抵消分录是因产生商誉而造成商誉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是2个不同性质科目的差异,当然要分别确认。
商誉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不一样,15000减去12600等于2400,计税基础为0,形成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但资产评估增值为什么影响商誉,我就没搞明白,他应该计入资本公积啊,
商誉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是不一样,15000减去12600等于2400,计税基础为0,形成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但资产评估增值为什么影响商誉,我就没搞明白,他应该计入资本公积啊,
都说了哈,分2步。 先要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合并日的账面价值呀,不然,怎么计算投资方的占有份额的净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