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投资性房地产考虑增值税吗?
20x7年5月,A公司以其一直用于出租的一幢房屋换入B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准备作为办公设备使用,B公司则将换入的房屋继续出租。交换前A公司对该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屋的原始成本为500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8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B公司换入房屋后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B公司办公家具的账面价值为280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0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B公司另外支付A公司49000元的补价。假设该交换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要求: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该项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
20x7年5月,A公司以其一直用于出租的一幢房屋换入B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准备作为办公设备使用,B公司则将换入的房屋继续出租。交换前A公司对该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屋的原始成本为500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8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B公司换入房屋后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B公司办公家具的账面价值为280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0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B公司另外支付A公司49000元的补价。假设该交换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要求: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该项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我想知道这个题怎么做?我做的分录不平
20x7年5月,A公司以其一直用于出租的一幢房屋换入B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准备作为办公设备使用,B公司则将换入的房屋继续出租。交换前A公司对该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屋的原始成本为500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8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B公司换入房屋后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B公司办公家具的账面价值为280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0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B公司另外支付A公司49000元的补价。假设该交换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要求: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该项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这个题不会做?老师能写一下A,B公司的会计分录吗?
20x7年5月,A公司以其一直用于出租的一幢房屋换入B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准备作为办公设备使用,B公司则将换入的房屋继续出租。交换前A公司对该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屋的原始成本为500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8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B公司换入房屋后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B公司办公家具的账面价值为280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0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B公司另外支付A公司49000元的补价。假设该交换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要求: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该项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A,B公司的会计分录怎么写?投资性房地产应该不考虑增值税吧,题目没具体说明,如果不考虑怎么做
20x7年5月,A公司以其一直用于出租的一幢房屋换入B公司生产的办公家具准备作为办公设备使用,B公司则将换入的房屋继续出租。交换前A公司对该房屋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该房屋的原始成本为500000元,累计已提折旧180000元,公允价值为400000元,没有计提过减值准备;B公司换入房屋后继续采用成本模式进行计量。B公司办公家具的账面价值为280000元,公允价值和计税价格均为300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B公司另外支付A公司49000元的补价。假设该交换不涉及其他相关税费。要求:分别编制A公司和B公司与该项资产交换相关的会计分录。A,B公司的会计分录怎么写?投资性房地产考虑税率
老师好,我们是劳务服务部个体工商户,雇工人给人家农牧企业种地,有收入会开出发票,但没有一张进项票,工人的工资开支很大也是成本,每个季度下来基本也没什么利润,导致报个税时会提示,
@董孝彬老师在线吗?
老师,企业一般纳税人,没有进项票,可以选择简易计税吗
老板说没票财务应该帮处理怎么回复
老师,我销售和收汇都是按照当月第一个工作日汇率,一般出口两三个月收汇,假如1月出口100美金汇率7.2,三月收汇(未结汇)汇率7.3 ,收汇时借:银行存款_外币账户730 汇兑损益-10 贷:应收账款720对吗?
请问这是什么意思?不是降低了10%吗?为什么降低40%
老师,税务局让我带着经营生产地租赁合同去,房子是我老板买的,没有合同也没有房租,只有一个房本还不是我老板的名字。现在我们要临时补一个租赁合同,账上也体现不出来付房租,然后我们老板说合同上写上我们负责装修,房东给免房租。这样可以吗?
老师,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户,货物定额10万,服务定期12万,4一5月开票货物普票13万,服务未开票过发票,如果截止6.30都不再开具,这种情况下2季度申报时要交增值税吗
化工厂筹建时支付的安评费环评费。各种类似这样的费用是入收入成本还是入费用啊
老师请教一下,计算不含负债的白塔值,第一种算式:β资产=β权益➗(1-负债/权益)✖️(1-25%) 第二种:β资产=β权益➗(1-25%)×负债/权益。 这两种的区别在哪儿,硬是没看懂。都是计算不含负债的β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