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税法上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会计上是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折旧,双倍余额递减法提的折旧多,直线法提的折旧少,因此在算利润时要按税法把会计上多提的折旧加回来。本来按会计上费用大,但是按照税法你不能做这么多费用
作业——A公司2007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2000万元,该公司所得税税率25%。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2007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和税收处理存在的差异有:①2007.1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5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净残值为零,会计上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上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其他条件相同。②国库券利息收入20万元。③当期取得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核算的股票投资成本为8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④违反环保法规定应支付罚款200万元。⑤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3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要求: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麻烦不悔老师回答一下: 汇算清缴后的日后调整事项,假设是退货,那么次年的会计账上处理是: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 以前年度损益-所得税费用 借 所得税费用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 ? 因为我理解的是,这里的以前年度损益-所得税费用和所得税费用,都是为了把税法上的所得税费用调整为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 又因为只是会计层面上的调整,汇算清缴已经结束,不得影响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所以是用了递延所得税资产。 我的做法和理解对吗?
假设借营业收入100,贷营业成本60,固定资产40。多计提的折旧抵消金额是2万,借固定资产2,贷管理费用,那第三个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计算。是不是因为这个计税基础是内部售价100,账面价值是60减抵消的固定资产40加2等于22,所以账面价值更少了,所以要补计提递延所得税资产,那这个递延所得税资产是用多计提折旧抵消的2万金额成未来适用税率吗
老师,20年会计上账面余额600,税法上800,那会计上相当于多提折旧了,那就是多入费用,所得税少交了,怎么能行成的是递延资产啊?以后不应该多补缴税吗
某公司2020年度利润总额24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与所得税相关的情况如下:1、2020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1200万元,使用年限10年,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与会计相同。2、向关联企业捐赠现金400万元。假定按税法规定,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3、期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600万元,公允价值1200万元。4、违反环保规定应支付罚款200万元。5、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6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计算2020年应交的所得税?2020年的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多少?做出帐务处理?2022-10-83•接上例,2021年当期应交所得税924万元,其他资料见下表:•2021年的递延所得税?•所得税费用是多少?•做出帐务处理?
老师,一般纳税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二季度报税,系统自动是从2025年1月1日~6月30日,要改从2025年4月1日一6月30日?收入,成本,费用是填1-2季度累计总数,还是单独填二季度的数?
老师,个人5月去税局代开劳务发票给公司,公司这边代扣代缴个税,但是公司一直还没有支付劳务费给个人,个税申报是收到代开的当月申报,还是支付费用之后再申报个税呢 如果公司分几个月支付,那要怎样申报呢,
小规模纳税人,未加入工会,没月税务系统上必须缴纳工会经费吗
小规模纳税人,开具了普票,确认收入确认了增值税,季度末销售额未达到30万,此增值税减免,已确认的增值税做什么会计分录转出呢
本来需要交企业所得税,因为减以前年度亏损,所以企业所得税金额是0,这种情况如何调账
比如说一个行业增值税税负率是2.5,销售收入是100万,他的应增值税就是100万乘2.5上下浮动对吗
以前季度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还可以更正吗
2024年的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当时借所得税费用,贷银行存款。2025年汇算清缴退税收到后,该怎么处理分录,利润表中这笔金额应该填在哪个栏次
老师,我们是小规模,2024年的房费发票一直没开,今年五月份才开进来的,但我们当时做账直接管理费用是1万,实际上是15000,我们付款也是付的15000,现在去年的费用做了5000,怎么补账哈
你好老师个体户经营超市现在新接手的库存余额是45231元以前没有做账从现在开始做账会计分录怎么
要把多计的费用加回来,用到以后抵扣,就形成了一项资产。因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加速折旧,现在提的折旧金额比直线法多,以后提的金额比直线法少,从税法角度看,以后还是用直线法提折旧,可以用大的金额去抵扣所得税。
资产的定义是指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