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进项税和进项税额转出都结转到未交增值税科目,然后互相抵消就平了。
老师好,我司一般纳税企业,收到税务局退的增值税留底退税,以下账务处理对吗 转出留抵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增税留抵掊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增值税留抵税
上期留抵税为7592.92,退税 进项税额转出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转入留抵税额 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收到退税 借:银行存款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退税) 分录对吗?
老师,留底退税分录是不是这样做,借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贷应交税费—转出未交增值税,收到款项,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进项税额转出,这样就可以了
老师增值税留底退税,收到钱借银行存款贷应交税费-留抵退税,然后再一个借应交税费留抵税额贷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可以吗
您好,老师,我想问一下,留底退税借: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收到是借:银行存款,贷方:应交税费-增值税留抵税额,那请问进项税转出不就是账不平了?
1.20*4年1月初,甲公司取得乙公司90%,能够控制乙公司。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差异是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50万元,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甲公司支付的合并对价包括:(1)银行存款700万元;(2)发行股票200万股,面值1元/股,市场价格1.3元/股;(3)无形资产账面余额500万元,累计摊销为200万,公允价值400万元。另外,支付发行股票手续费1万元。合并前◇甲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280万元,其中,股本1800万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0万元,盈余公积18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假定此项企业合并之前,甲、乙两公司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交易,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不考虑相关税费。要求:(1)假定该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编制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会计分录;(2)假定该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编制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1.20*4年1月初,甲公司取得乙公司90%,能够控制乙公司。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公允价值为1050万元,差异是一项固定资产评估增值50万元,负债的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为2000万元。甲公司支付的合并对价包括:(1)银行存款700万元;(2)发行股票200万股,面值1元/股,市场价格1.3元/股;(3)无形资产账面余额500万元,累计摊销为200万,公允价值400万元。另外,支付发行股票手续费1万元。合并前◇甲公司所有者权益总额为2280万元,其中,股本1800万元;资本公积(股本溢价)100万元,盈余公积180万元;未分配利润200万元。假定此项企业合并之前,甲、乙两公司之间没有发生任何交易,会计年度和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不考虑相关税费。要求:(1)假定该合并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编制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会计分录;(2)假定该合并为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编制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会计分录。
厨师工资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服务员的借销售费用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工资需要计提吗
假如我去采购货物,现在没有那么多现金给供应商,我去银行开银行承兑汇票给供应商。如果我在3个月内还汇票就不用给利息银行吗?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附加税计提分录怎么写
费用发票金额有限制吗
融资租赁机器设备,残值为出租方,那我们租期10年,到时候租期到了,机器是归承租方,还是归出租方
老师,24年底应开票金额10万,25年1月应开票金额15万,25年2月开票,合并金额25万可以开在一张发票上面吗?而且备注栏备注2024年12月至2025年1月业务,可以这样开票吗?
郭老师,专项附加扣除,住房和租房,如果个人买的是商住两用的房子,还能再享受租房专项附加扣除吗
老师,请问同一种产品,经过生产加工后产品分一级二级三级,怎样摊销成本费用呢
那请问老师,我进项大于销项,未交增值税转到增值税留抵还是进项税转出
你好,转到进项留抵里面。
进项税转出?
你好,不是的,是增值税留抵里。
那老师麻烦您给我看一下分录是不是这样写的,借方:应交增值税-留底税额,贷方:未交增值税,在借:进项税转出,贷方:留底税额,在借方:银行存款,贷方:进项税转出?
你好,是的,是这样的。
老师,那我不能理解这个政策是怎么回事?
你好,这个是留抵税额不转到未交增值税,收到了直接抵消就可以。
那我就是不明白这个进项税转出怎么做分录,账不平?
你好,进项税额转出没平的话,肯定还有一个科目不平,都结转到一个科目互相抵消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