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什么企业啊,是制造业还是一般的购进后出售啊
增值税税负=销项-(进项-固定资产增加进项+以前年度留下来存货的进项) 除以销售收入 那么 既有外销又有内销的 又该如何计算呢
您好老师,想问下生产企业的出口退税,假如有内销外销, 内销100万(销项13万,进项6.5万)外销100万(原料进项5.5万),现在我想算产品的成本,要包含出口退税额的。征退税率都是13%,如果按照免抵退的计算方法,外销的进项抵顶内销销项,13-6.5-5.5,有1万的应纳税额,这样没算出来退税额,我能不能理解成,退税额就是5.5万,产品成本就扣掉这个5.5万就可以? 不知道这样是否正确
公司是贸易企业,既有外销也有内销,假设情况: 1月内销未税金额900万+外销未税金额100万=1000万 外销占当月全部收入=100/1000=10% 当月共认证进项税额110万,增值税纳税申报时当月应转出进项税额=110*10%=11万 这样计算是否正确?
某公司某月产品外销和内销增值税明细账有关数据如下:内销产品:进项税额400万元,销项税额600万元 外销产品:进项税额550万元 出口无销项税额 该企业采用免、抵、退进行出口退税核算,经计算企业出口退税总额为350万元计算:1.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1 空 ) 2. 出口抵减内销后还需要退还增值税额=(2空) 3. 企业自身还需负担的进项税额=(3空)
老师您好,外贸企业,外销收入视同内销征税,做帐后账上收入累计数与增值税申报表累计数相差销项税额,该如何处理?
老师因为特殊原因赶不上做帐了,7月申报企业所得税是不是可以暂估报表数据?
请问老师,我1月发现24年12月计提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数据多一倍,然后我就在1月份红字冲掉了12月的这个营业税金分录,重新计提了正确的12月营业税金及附加。这样导致季度的营业税金及附加数据 小于年累计数据,上报报表的时候提示数据逻辑不对,我这是红冲12月的分录时选错科目了,我考虑是跨年了,改用那个科目?
老师支付律师费,支付款的时候备注律师咨询费可以吗?
请问现在办理执照注销和税务注销可以在网上办理了吗?
你好,老师,我合作社财政局拨款带贫资金,给农户分红,但是拨款的这个部门非要我们做成股金,这样下来账面股金就比注册大了,这个现在调账可以吗?
实收资本是看资产负债表期末余额,还是看银行对账单?
老师,合同规定收到工作量确认单后才给对方单位开具发票,我申报印花税时,是以确认单的日期还是以发票开具日期作为税款所属期申报?多谢
老师好,个体户一般做账吗?商贸类的
老师请问公司是农产品供应链,有的是免税的主要是送餐厅,送的早餐包子这些都没发票,就在早餐摊买的。那开票可以开吗,包子没进项
贸易型和生产型工贸一体的出口企业,在收汇时,入账汇率选哪个
研发一点药材那种
这个是计算方法,你看一下: 一、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增值税率-出口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末留抵税额 若应纳税额为正数,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则仍应交纳增值税;若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未抵扣税额,则有资格申请退税,但到底能退多少,还要进行计算比较。 三、计算免抵退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免税购进原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其中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公式为: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四、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期末未抵扣税额; 若期末未抵扣税额≥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