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公司为一般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本月免抵退税额为350000,期末留抵是250000,全部用于出口退税。那么多的100000我们怎么处理?

2023-05-27 11:09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05-27 11:37

同学你好,这个不用处理。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同学你好,这个不用处理。
2023-05-27
免抵退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一种形式,主要用于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负,促进经济发展。它是增值税管理的一种形式,指的是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免征生产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2023-05-27
你好,第一种是有当月有留抵额,留抵额小于应出口退税额.退税金额为留抵额,留抵额小于应出口退税额的部分为免抵税额,交附加税. 第二种是没有留抵额,那应出口退税的部分就作为免抵额,交附加税(城建税,教育费和地方教育费).都不是交增值税.
2021-01-05
对“免、抵、退”税办法有三步处理公式:一是,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售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当期留抵税额;二是,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三是,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上,实行“免、抵、退”政策的账务处理也相应有三种处理办法。   一是,应纳税额为正数,即免抵后仍应缴纳增值税,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即没有可退税额(因为没有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二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大于“免、抵、退”税额时,可全部退税,免抵税额为0.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是,应纳税额为负数,即期末有留抵税额,对于未抵顶完的进项税额,不做会计分录;当留抵税额小于“免、抵、退”税额时,可退税额为留抵税额,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留抵税额。此时,账务处理如下:   借:应收补贴款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通过以上三种情况的分析与处理可看出,如果不计算出“免抵税额”,会计处理上将无法平衡。
2021-03-19
同学你好:出口免抵退税五步法是一种计算出口退税的方法,主要用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自产货物。这五步法包括“剔”、“抵”、“算尺度”、“比”和“免抵税额”五个环节。具体理解如下: “剔”是指计算出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的税额。这个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出口货物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再乘以(征税率-退税率)。如果有免税购进原材料的情况,需要从外销价格中扣减。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出口退税的基准额度。 “抵”是指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内销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减去“剔”的结果)再减去上期留抵税额。如果结果为负数,说明企业当期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不足以抵扣,即存在留抵税额,需转入下一步继续抵扣。 “算尺度”是指计算免抵退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出口货物离岸价乘以外汇人民币牌价再乘以退税率。这一步的结果将作为退税的最大额度,用于与第四步中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比”是指将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结果进行比较,取较小者作为实际退税额。同时,第四步的计算结果(抵-尺度)若为正数,则转入下期留抵税额,等待下期继续抵扣;若为负数,说明退税额度大于应纳税额,企业需要退税。 “免抵税额”是指最后确定免抵退税的额度。其计算公式为:“算尺度”的结果减去第四步中确定的实际退税额。这个结果就是企业需要向税务机关申请的退税额度。 总结来说,出口免抵退税五步法是通过一系列的计算步骤,来确定生产企业出口货物的退税额度。这个方法不仅适用于纯出口企业,也适用于既有内销又有外销的生产企业。通过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确保企业能够得到应得的退税额度,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2024-07-05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