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是这样理解的。
@悠然老师1 你好。 教材原文:企业在对金融资产进行后续计量时,如果一项金融工具以前被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计量,而现在他的公允价值低于0,企业应将其确认为一项负债。但对于主合同为资产的混合合同,即使整体公允价值可能低于0,企业应当始终将混合合同整体作为一项金融资产进行分类和计量。 问题: 1.我们知道,金融资产一定是基于合同形成的,如果金融资产的权利和金融负债的义务区分的合同,金融资产就不太可能成为负数,是不是只有衍生工具才会出现金融资产变为负数形成金融负债的情况? 2.主合同为资产的混合合同是什么意思?是衍生工具吗?还是衍生工具的合集?主合同为资产的混合合同公允价值低于0,还怎么确认为资产呢?计入贷方资产吗?
老师,你看一下我这个思路理解对不对,。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选择权: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 这里的,可以将金融资产指定,。指的是,原本正常情况下因为,现金流量,业务模式而应分类到第一类,或第二类,的金融资产,。 这种在初始确认指定后,一经做出,不得撤销,也就是,这种不能重分类,。 但是为什么债务工具金融资产,可以,在1.2.3类金融资产间重分类呢,是因为,债务金融资产如果没有纯纯的本金加利息形成的现金流,那么他是可以直接被分类到,第三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金融资产中去的,这跟指定并不冲突,所以可以重分类,。 对不[呲牙]
作区别处理的原因,是不是因为它是用账面价值来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应该因为补假的原因,再换处方产生损益,所以换处方按账面价值计量,但是按禁用工具的初始入账准则的话,一般都是公允价值入账的,所以换入方按公允价值入账,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然后还有就是第二个,嗯,因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初始计量,它嗯,不一定都是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也有按摊余成本的。嗯,如果他这样子统一的按公允价值来作为补价的入账的话,是不是也不太合理,那是不是针对不同的金融资产也应该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只是这个地方没有做进一步的引申。然后还有第三个,就是关于这个会计上的处理,税法上应该是不认可的吧,因为税法上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嗯,毫无理由的去调它的同一项资产的计税基础吧
麻烦老师帮我看一下下面判断题的答案是什么?如果错的话,请告诉我哪里错了! 三、判断题 1.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比如应交所得税。() 2.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 3.在初始确认时,如果能够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企业可以将金融资产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该指定一经做出,以后可以撤销。() 4.企业应当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对金融资产进行减值会计处理并确认损失准备。() 5.由于其他债权投资与交易性金融资产一样,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因此期末不需要计提减值准备。()
老师,您用通俗易懂的数字给我举例子吧,谢谢 可否理解合同的债权的公允金额假如是1000,这个非金融工具当天的公允价值可能就值600,所用非金融工具的入账价值就是1000-600,是这意思,对吗
我们商场发售“商务卡”,开票是不征税的“预付卡销售与充值”,现在购卡单位提出,发票上不能提现“卡”这个字,要开“提货单”,如果开“提货单”,那是可以开不征税吗?
老师好,有个有限公司要注销,但是银行有100多万转出来不想交税,老板就在另外一个地方成立一个公司(跟注销不是同一法人),现在他想把那个要注销的公司的钱转到这个新注册的公司,是可以以借款形式还是投资款?
老师 我是代账会计 然后想在公司走工资可以吗? 我一天工作一上午 8.30-11.30 每周工作五天 一个月工资2900 这种情况下 我的工资可以申报工资薪金税前扣除吗? 可以不交社保吗?
一次性离职补偿,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怎么看离职员工的工作年限?
老师,出口商品代码:84378000,出口商品名称:谷物磨粉业加工机器 可以出口退税吗?如果可以的话退税率是多少?
充电桩企业,6月充电收入,在7月才开票,收入在那个月份确认?
老师,我们发票已开给对方,可是对方破产,我们收不回钱,发票都开了怎么办
你好老师,我想问下建筑行业总公司收取我们分公司的管理费,走公户还是个户,如果我们交了这个管理费,他们需要给我们开发票吗
您好~咨询下,针对增值税层面,个人是否需要做临时税务登记,才能享受免税规定?—————————— 增值税优惠中对于月度销售 额不超过10万的小规模纳税人有免税的规定,个人属于小规模纳税人,但能否享受免税政策取决于个人是否作了临时税务登记,如果未作临时税务登记,只有开具单次500元以下发票时才能免税。部分地区还有对个人办理临时税务登记严格限制,所以最终能否享受需要咨询各地税务机关。
老师,公司的电子营业执照在哪里可以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