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动产抵押的登记对抗以及抵押禁止转让约定登记这两个概念我有点搞不懂。如果说某个企业生产设备抵押已登记,禁止转让约定未登记那么,该企业把生产设备卖了物权发生变动吗?还能主张抵押权吗?

2023-09-07 10:18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3-09-07 10:24

不动产抵押必须登记,否则抵押权无效,而动产抵押是以合同为生效要件,《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依据《民法典担保编》的规定,约定抵押财产禁止转让,但未将约定登记的,抵押人违反约定转让抵押财产,转让财产行为一般有效。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不动产抵押必须登记,否则抵押权无效,而动产抵押是以合同为生效要件,《民法典》第四百零三条规定:“以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依据《民法典担保编》的规定,约定抵押财产禁止转让,但未将约定登记的,抵押人违反约定转让抵押财产,转让财产行为一般有效。
2023-09-07
1.动产抵押未登记:抵押权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的买受人可以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权。例如,A 企业将动产抵押给 B 但未登记,之后 A 企业将该动产在正常经营中卖给了不知情且支付合理价款的 C,C 可以取得该动产所有权,B 不能以抵押权对抗 C。 2.动产抵押已登记:抵押权可以对抗善意第三人,但不得对抗正常经营活动中已支付合理价款的买受人。比如,A 企业将动产抵押给 B 并登记,D 知晓该抵押情况仍与 A 进行交易,B 可以对抗 D。但如果是正常经营中的买受人 E 支付合理价款购买,B 不能对抗 E。 3.动产抵押约定不得转让,但未将不得转让登记:约定不得转让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假设 A 企业与 B 约定动产不得转让但未登记,C 不知情并与 A 交易,该转让有效,B 不能以约定对抗 C。 4.动产抵押约定不得转让,并将不得转让登记:约定不得转让可以对抗所有人。例如,A 企业与 B 约定且登记动产不得转让,之后 A 转让给任何人,B 都可以依据约定主张转让无效。 5.不动产抵押未登记:抵押权未设立,不产生抵押权的效力。比如,A 以不动产向 B 抵押但未登记,B 不享有抵押权。 6.不动产抵押已登记:抵押权设立,具有对抗效力。例如,A 将不动产抵押给 B 并办理登记,其他人主张权利时,B 可依据抵押权对抗。 7.不动产抵押约定不得转让,但未将不得转让登记:不产生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假设 A 与 B 约定不动产不得转让但未登记,C 不知情并与 A 交易,该转让有效,B 不能以约定对抗 C。 8.不动产抵押约定不得转让,并将不得转让登记:约定不得转让可以对抗所有人。比如,A 与 B 约定且登记不动产不得转让,之后 A 转让给任何人,B 都可以依据约定主张转让无效。
2024-07-16
同学,您好! 效力是不同的, 动产抵押权登记了,对抗善意第三人,是说仍可以向善意第三人主张该物上的抵押权。 是否将不得转让抵押物的约定登记,效力是是否发生物权的变动,也就是受让人能否取得该物的所有权,至于是否能对该物行使抵押权,则看抵押权是否登记
2022-07-21
你好同学,丙必须满足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善意+合理对价+交付
2024-07-10
这里的丙需要满足善意取得,即不知道抵押合同的存在且无重大过失,同时还需以合理对价受让并占有抵押财产。 根据提供的司法解释,动产抵押合同订立后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受让人占有抵押财产后,抵押权人不得向受让人请求行使抵押权,但是抵押权人能够举证证明受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已经订立抵押合同的除外。 在例子中,甲公司向乙公司借款并以生产设备设定抵押,合同签订后未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期间甲公司拟将设备转让给丙公司。如果丙公司不知道该生产设备已设定抵押(即善意),且以合理对价受让并实际占有了该设备,那么乙公司(抵押权人)不能向丙公司主张行使抵押权。 “善意”是指不知道标的物上存在动产担保负担,且无重大过失。这意味着丙公司在受让该设备时,没有义务去主动查明该设备是否存在抵押情况,但是如果存在明显的情形表明该设备可能存在抵押,而丙公司未能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就可能不被认定为善意。同时,丙公司还需以合理对价受让该设备,即支付了与设备价值相当的价款,以体现交易的公平性。占有则是指丙公司实际控制和管领了该抵押财产。 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丙公司才能取得该抵押财产的所有权,而不受未登记抵押权的影响。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稳定。 例如,丙公司在购买该生产设备时,甲公司并未告知设备已抵押的情况,丙公司也没有从其他途径得知这一信息,且支付了合理的价格并实际接收和使用了该设备,那么丙公司就可以被认定为善意取得,乙公司不能向丙公司行使抵押权。但如果丙公司明知或应当知道设备已抵押,或者受让价格明显不合理,或者没有实际占有设备,那么乙公司就有可能举证证明丙公司不属于善意第三人,从而向丙公司主张抵押权。
2024-07-11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