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本题没有成本相关信息,计算不了所得税,其他分录我写好发上来
某自营出口生产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为13%。出口退税率为9%。2019年8月,有关经济业务如下: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26万元通过认证。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为100万元。上一期期末留抵税款6万元。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80万,出口销售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计算该企业当期的“免、抵、退”税额;若本期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90万,计算当期的“免、抵、退”税额。
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甲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自产货物同时内销及出口。2019年4月,甲企业从国内购入原材料,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为500万元,税款65万元,当期进料加工保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80万元。当月内销货物取得不含税收入4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00万元。已知,甲企业出口货物的征税率为13%,退税率为10%。 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出口和内销。2019 年 11 月份发生以下业务:购进原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价款 100 万元,内销收入 50 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格 180 万元,支付内销货运费,取得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费 2 万元,适用 9%税率。假设出口货物适用 13%税率,出口退税率为 9%。 要求: (1)计算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 (2)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 (4)计算当期应退税额。 (5)计算当期免抵税额。
自营出口的生产企业一般纳税人,出口货物的征税税率13%,退税率9%,8月份业务:购进原材料,专用发票上金额400万元,税率13%,进项税额52万元。当月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到岸价折合人民币100万元,关税20%。上期末留抵税款5万元。本月内销货物,开出专用发票,金额100万元,税率13%,税额13万元。本月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计算当期的“免、抵、退”税额。会计分录
某出口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21年4月出口销售额1000万元,内销销售额为300万元(不含增值税),为生产货物购进材料取得专用发票,注明金额为1500万元,进项税额195万元(进项税额符合规定已勾选抵扣)已知该企业生产销售的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13%,出口退税率为9%,计算该企业四月出口退税应退税。
老师,给法院的诉讼费不可以开发票吗???
2020年至2021年甲公司发生的与建造办公楼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一:2020年1月1日甲公司为建造一栋自用办公楼向银行借入专门借款5000万元,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对于闲置资金甲公司将其用于短期债券投资,月利率为0.5%。二:除专门借款外,甲公司还有一笔一般借款金额为3000万元,期限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年利率为7%。三:2020年3月1日该办公楼开始动工兴建,甲公司于3月1日和6月1日分别支付工程款4000万元、3000万元,2020年7月1日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工程停工,11月1日恢复,2020年12月1日因工程进入季节性冰冻期,工程计划停工,2021年3月1日恢复,2021年9月30日办公楼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上述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均按年计息,到期偿还本金,全年按360天计算,每月按30天计算。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要求:(1)确定甲公司该办公楼整个建造期借款利息应予资本化的起止日期。(2)计算2020年专门借款利息应予以资本化金额。(3)计算2020年一般借款利息应予以资本化金额。(4)计算2021年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应予以资本化金额,并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盘盈现金,做会计分录未批准前, 借记:库存现金,贷记:未处理财产损益, 这里未处理财产损益作为资产类科目,怎么减少了,不是增加了吗,
老师这样写对吗?为什么我算出来是a答案
个税和社保申报人数不一样,社保申报11人,个税只有9人,两个人社保挂这里的,没有工资,要不要给他们申报个税
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公司之前开业时账是给人代账的,2023年6份开业,去年8月份收回自己做账,有2笔账不知道怎样调,每一笔2万元,分录记着 借:库存现金20000 贷:其他应付款20000 这个要怎样调整啊(计提和支付了)
收到一张普票,电话写错了,能用吗,其他信息正确
老师,总产值怎么算了?
砂石料场中间建账的时候,没法盘点库存的情况下,应付账款余额可以等于存货吗?怕后面再销售账面没有存货。
我想做一个表格。 表格里可以直接查看每个月的收入,季度纳的税金。每个月的个税申报明细还有社保申报明细 还有季度资产总计,负债合计,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那我需要利用到什么公式这些啊,
您好 退税率<税率:“免、抵、退”计算“4步法 第一步:剔税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出口人民币价×(征%-退%)=1000*(13%-9%)=40 第二步:计税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额-(全部进项税-剔税)-上期留抵=3000*13%%2b40-3500*13%=-25 第三步:限额免抵退税额=出口人民币价×退税率=1000*9%=90 第四步:退税如果计税>0要交税;限额全部用于抵 如果计税≤0:应退税额=计税与限额中绝对值较小者25; 按计税退:二者之差是免抵90-25=65 按限额退:无免抵 货物出口,实现销售收入时:借:应收账款 1000 贷: 主营业务收入 - 外销 1000 免抵退税不予免征和抵扣的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 外销成本1000*(13%-9%)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转出 40 应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 90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 90 免抵税额: 借:应缴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抵减内销的应纳税额 65 贷: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 - 出口退税 65 次月收到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25 贷:其他应收款 - 出口退税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