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这不是暂时性的,是永远差异,就是给的优惠,可以多扣75%,鼓励大家研发。
甲公司2×20年会计核算与税法计量存在如下差异:(1)因存货减值计提存货跌价准备300万元;(2)因产品质量保证计提预计负债200万元;(3)因自行研发无形资产发生研究费用1000万元,税法规定可以按照175%的比例进行加计扣除。甲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假定未来存在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抵减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甲公司2×20年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是()。A.125万元B.375万元C.312.5万元D.75万元
(三)甲公司为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10%,任意盈余公积扣取比例为20%。2021年实现账面利润总额1000万元,因2018年发生的未弥补亏损额为200万元。经公司股东会研究,分配投资利润200万元。经公司税务会计人员整理涉税业务,汇总形成以下纳税差异:1.全年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80万元,可在税前扣除金额48万元;2全年广告费发生额100万元,可在税前扣除60万元;3.其他收益30万元为政府补助收入;4.各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万元;5.各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除此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要求:经据以上资料,完成:1计算税前弥补亏损金额:2计算应调整的永久性差异纳税所得增、减金额;3.计算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5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6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额7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净利润8计算企业完成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额;9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三)甲公司为企业所得税居民纳税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10%,任意盈余公积扣取比例为20%。2021年实现账面利润总额1000万元,因2018年发生的未弥补亏损额为200万元。经公司股东会研究,分配投资利润200万元。经公司税务会计人员整理涉税业务,汇总形成以下纳税差异:1.全年业务招待费实际发生额80万元,可在税前扣除金额48万元;2全年广告费发生额100万元,可在税前扣除60万元;3.其他收益30万元为政府补助收入;4.各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0万元;5.各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除此之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要求:经据以上资料,完成:1计算税前弥补亏损金额:2计算应调整的永久性差异纳税所得增、减金额;3.计算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递延所得税资产金额;5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6计算当期应交所得税额7计算当期所得税费用,净利润8计算企业完成利润分配后的未分配利润额;9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9年相关业务资料如下:(1)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27万元,取得营业外收入2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4万元。(2)经查,按税法规定需调整的纳税事项有:职工福利费开支超过准予扣除标准的金额为1.2万元,工会经费超过准予扣除标准的金额为0.8万元;营业外支出中有1万元为税收滞纳金,投资收益中有2万元为本年实现的国债利息收入;其他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万元。要求:1.计算甲公司2019年实现的利润总额。2.计算甲公司本年纳税调整增加总额及本年纳税调整减少总额。(2.5分)3.计算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1、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9年相关业务资料如下:(1)年初未分配利润为0。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27万元,取得营业外收入20万元,发生营业外支出4万元。(2)经查,按税法规定需调整的纳税事项有:职工福利费开支超过准予扣除标准的金额为1.2万元,工会经费超过准予扣除标准的金额为0.8万元;营业外支出中有1万元为税收滞纳金,投资收益中有2万元为本年实现的国债利息收入;其他应调减的应纳税所得额为8万元。要求:1.计算甲公司2019年实现的利润总额。2.计算甲公司本年纳税调整增加总额及本年纳税调整减少总额。(2.5分)3.计算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4.计算甲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老师员工工资8000但是交社保用这个标准交,这怎么操作
老师您好,审计,质量管理负责人都干啥呀,有啥考点
收到捐赠收入固定资产专票可以抵扣吗,会计分录怎么做,进项税额影响损益吗
老师餐饮公司食堂服务,有早餐和午餐,成本一起核算的话是用当月总成本,/总用餐人数吗?知道总成本,早餐用餐人数,正餐用餐人数,现在想核算每个人成本
今年9月份,说全国都要购买社保这个政策是吧?但是我总感觉不大现实,公司里有些老员工50多周岁了,他们前面就不怎么买,也不知道他们能在这公司干多久?到底要不要买,应该做怎么样的决策和防备好呢?左右都是难!诶!这个政策简直了!太片面了描述的!
这里为啥是合同负债呢。
报考了25年的中级,但我感觉我考不过,因为我没有做到题,我只听了几遍课,没做题。深思熟虑后我不想去考,我想备考26年的注会,然后26年再去参加中级考试。但我想从9月份开始备考注会的4门:会计,税法,经济法,财务成本管理。这样备考可以吗?到明年的8月份去考试,这次我要先预习,然后听课,再做题。争取在考试前过3遍。9.11.1.3(会计和财管)10.12.2.4月份(税法和经济法)。这次我扎扎实实的来,成绩不会陪着演戏,不能假学习,不要拿孩子当借口。可以不,一年冲这4门
注会会很难考吗,一年备考3科通过率大不
这里股票的发行费,为何计入成本,方老师讲股票的发行费很独立,冲减资本公积。第三张是方宁老师的教案
同样都是现金捐赠,为何一个确认捐赠收入,一个不能确认捐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