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在你们这种主要依靠外包生产、自己负责组装的模式下,建议还是按照每个工序来核算成本,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控制和分析各个环节的成本。虽然你们没有自己的生产车间,但生产成本的会计科目仍然需要使用,因为你们进行了组装工作,这也是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至于待摊费用,可以归集到制造费用中,然后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分配。这样做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成本和费用的实际情况。
我们是商管公司,是区管委会旗下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承接区内一些房产的租赁,自己没有房产,其他公司管理房产,出租给商家还有一些公司员工短租,会收取租赁费,公摊能耗,给商家的一签签几年的合同,前几年免租金,后面几年打折收,每年折扣不同,单位要求我们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成本,收入和支出匹配 问题1对于上述业务,收租金,房产不是自己的,这个算啥服务,用哪个税率?公摊能耗尼,用哪个,收取的水电费用哪个?分别开具啥明目发票 问题2对于收取租金的,有的开票,有的不开票,租金一般一次会交一段时间的,有短租,有1,2年的,还有好几年的,收取得租金啥时候交增值税?啥时候交企业所得税?不管开不开票,好几年的那种前几年免租是不是就收入为0,要求收入成本匹配,收入我要分批确认吗?增值税一次交了,但是收入按合同期间来确认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是吗? 问题三成本这块,房产拥有者会一段时间给个成本明细,他给我们200.套,我们就签200套的合同,实际租出100套,那么成本我就分摊了,其实收入和成本不匹配 问题四合同确定了,收入和成本的,但是既没开票也没收到票,我估怎么入账?票来了怎么做
老师我即将去建筑公司,新成立的,有关增值税问题请教一下,咨询别的建筑公司,他们说每个月控制税负率2-3%左右,来确定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计税。 老师我之前在房产不了解,建筑行业这块,咨询另一个公司,他们说分包方给了发票就入成本,有的时候这个月不用交税,进项多,就留底,等到那个月收入超过了,就缴纳?我原来同事说得每个月均衡着来,我要不税务局顶上了,查账不好了。我都不知道听谁的了,没有实际账可以借鉴,老师我们地处山东!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还有我入成本科目的时候,按照新的会计准则?入什么科目!工程施工是不是老科目了,还有只要取得了进项发票我就直接入成本吗?还是按照同事说的留着均衡一下成本,每个月需要认证啊?还是按照一定完工百分比来确定成本?还是有了进项发票就入账认证,然后留底啊?那个不知道听谁的,写个公司新的,我也没有注意了,不太会弄? 老师这方面的实操吗?我看好几个实操您给我推荐下!那个际用的到的! 建筑行业控制税负率吗? 老师!如果预收了一笔建设单位给的款,用不用预交税金啊!如果不用怎么入账,如果用的话,税务申报我填到什么哪个位置啊? 就是先预付给一部分,我们建筑方如果开票给建设单位?
老师,我们是建筑总承包企业,属于大包,我们自己买主材,把辅材和劳务分包出去了,一般计税方式。要求分包方提供专用发票来结算工程款,我们扣除税款和管理费,剩下的按照提供的发票汇款。我们公司目前想这样做,分包方来我们公司办理拨款之前,我们要先给开发公司开具工程款发票,这时销项税就产生了,目前分包方还没有给我们提供成本发票,所以我们会先让分包方按照9%的税及附加,先把税款交到我公司,等分包方拿来多少进项,我再返还给他税款,这样的话,这个税做到其他应付款里面,返还的进项税肯定小于销账,那其他应付款一直有余额怎么办老师?我不知道这种方式收入税款是否合理
老师,我们是建筑总承包企业,属于大包,我们自己买主材,把辅材和劳务分包出去了,一般计税方式。要求分包方提供专用发票来结算工程款,我们扣除税款和管理费,剩下的按照提供的发票汇款。我们公司目前想这样做,分包方来我们公司办理拨款之前,我们要先给开发公司开具工程款发票,这时销项税就产生了,目前分包方还没有给我们提供成本发票,所以我们会先让分包方按照9%的税及附加,先把税款交到我公司,等分包方拿来多少进项,我再返还给他税款,这样的话,这个税做到其他应付款里面,返还的进项税肯定小于销账,那其他应付款一直有余额怎么办老师?我不知道这种方式收入税款是否合理
老师,我们是建筑总承包企业,属于大包,我们自己买主材,把辅材和劳务分包出去了,一般计税方式。要求分包方提供专用发票来结算工程款,我们扣除税款和管理费,剩下的按照提供的发票汇款。我们公司目前想这样做,分包方来我们公司办理拨款之前,我们要先给开发公司开具工程款发票,这时销项税就产生了,目前分包方还没有给我们提供成本发票,所以我们会先让分包方按照9%的税及附加,先把税款交到我公司,等分包方拿来多少进项,我再返还给他税款,这样的话,这个税做到其他应付款里面,返还的进项税肯定小于销账,那其他应付款一直有余额怎么办老师?我不知道这种方式收入税款是否合理
去年记的费用跨年才开出来汇算清缴前后怎么账务处理?
房地产甲方支付油漆工工资2600元,怎么做会计分录
老师,我司做三体系认证,来的2位老师的路费我司负责报销,请问应该如何记账?
老师,我24年有一笔出口业务的收入确认在了25年1月份,现在税务老师上我做更正申报,请问更正申报具体怎么做
18万包4个月宾馆,怎么建账,期初余额18要放在哪里
公司电子税务局内显示有的通行费进项税,在做抵扣的时候进行了勾选并抵扣,现在发现根本员工没有上交这部分通行费发票,涉及金额抵扣的税费是3块钱,账务和税是去年11月的,我希望缴纳这部分税款,我应该怎么做
马上汇算清缴了,去年第四季度财报其他应收款是负数,报年报的财报可以调整吗?还是说不用调?因为把负数调为正数,以后两边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总额会变掉。我是刚接手这一家公司的
老师,新注册公司税局注册流程是怎样的?
一般纳税人注销不干了 账面有20多万库存轮胎 低价处理一条2-3元价格出售可以吗 可以不来发票吗 都是卖给个人了 低价处理了
汇算清缴开的发票能当做去年费用税前扣除吗比如2024年费用2025年5月31号之前开出来能扣除吗另外过了汇算清缴补开的发票直接夹在对应记账凭证后面这种情况怎么处理?
老师,那就是我们建账还是按照正常的制造业企业去设置会计科目,归集费用
是的,你们应该按照制造业企业的标准来设置会计科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即使大部分工序是外包的,组装环节也属于生产过程,因此需要归集相关的成本和费用,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财务状况。这样做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老师,我想问下,我们有1.注塑,组装,委托加工喷漆,产品入库,和注塑,组装,委托加工电镀这种生产工艺,按照工序去做成本核算的话,具体应该怎么展开哈,你可以和我讲的细致一点么?
当然可以。针对你提到的工序,成本核算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1. 注塑和组装:首先核算这两个内部完成的工序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加上分摊的制造费用。 2. 委托加工喷漆和电镀:对于外包的喷漆和电镀工序,你需要单独计算这部分的成本。通常,这些成本会作为加工费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3. 产品入库:将完成的产品计入成品库存时,需要包括上述所有工序的成本。 在每个工序结束时进行成本核算,可以帮助你更清晰地看到每个环节的成本分布,便于成本控制和价格设置。这种方法虽然管理较为繁琐,但能够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
那每个工序的成本数据归集在系统里面该怎么归集和区分呢?
我们公司注塑环节的注塑机不是我们的,我们给对方支付加费,但是批量生产的模具,是我们的,那我们该把模具可不可以认定为固定资产,分摊折旧费分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还是其他方式记到产品成本更为合理哈?
模具可以认定为固定资产,并按照其预计使用寿命进行折旧。折旧费用可以按照模具使用情况合理分摊到每个产品的成本中。这种做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产品成本,并符合成本核算的原则。这样,每个产品的成本计算中都会包括一部分模具的折旧费用,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资产和控制成本。
对于各个工序的成本数据归集,可以在会计系统中设置不同的成本中心或成本项目。每个工序对应一个成本中心,这样可以清晰地记录和追踪每个工序的直接成本(如材料、人工)和间接成本(如制造费用)。在系统中,每笔费用发生时,都应指定相应的成本中心,这样可以自动汇总各工序的成本数据,便于后续的成本分析和控制。
老师,抱歉打扰你休息时间哈,你说的可以把模具计入固定资产的话,那模具可以使用的次数是有固定的上限,那每月的折旧该怎么合理的分配到每个产品的成本里面,这个环节具体操作有点不太理解
对于每个工序设置成本中心的意思是不是可以理解成在财务软件里面建财务账套的时候就需要对生产成本科目下设置下级科目然后来按照每道工序的名字分类,然后进行数据归集来实现成本得归集,还是不是我理解的这个样子的,那具体该怎么设置哈。
不用担心,很高兴为你解答。关于模具的折旧分配,可以根据模具的预计使用次数来计算每次使用的折旧费用。具体步骤如下: 1. 确定模具总成本和预计使用次数。比如,模具成本是10万元,预计可以使用10万次。 2. 计算单次使用的折旧费用:10万元 / 10万次 = 1元/次。 3. 根据每个生产周期内模具的使用次数,将相应的折旧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例如,一个生产周期使用模具1000次,则该周期的模具折旧费用为1000次 × 1元/次 = 1000元。 这样,模具的成本就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合理地分配到每个产品上,使成本核算更加精确。
你的理解是正确的。在财务软件中设置成本中心确实是通过在生产成本科目下创建不同的下级科目来实现的,每个下级科目对应一个具体的生产工序。这样做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看到每个工序的成本数据,方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在主成本科目“生产成本”下,创建如“注塑成本”、“组装成本”、“喷漆加工费”等下级科目。 2. 在录入具体的成本数据时,根据费用发生的具体工序,选择相应的成本中心(下级科目)进行记账。 3. 这样,系统会自动将各工序的成本数据归集到对应的下级科目中,便于后续的成本分析和报表生成。 这种设置可以帮助你更细致地管理和追踪生产成本。
老师,我明白了,谢谢,还有一个就是那个模具的折旧他的话因为被认定为固定资产,每个月不能和其他资产一起用一个办法用公式拉下来数据,只能人为每个月去调整产品的数量来实现精准计算当月模具应该分摊的折旧费对吧
是的,你理解得很对。由于模具的使用次数可能每个月都不同,因此,模具的折旧费用需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来调整。每个月根据模具的实际使用次数计算当月应分摊的折旧费,然后将这部分费用分摊到相应的产品成本中。这种方法虽然操作上更为繁琐,但可以确保成本分配的准确性,从而更真实地反映产品的成本情况。这样做有利于更精确的成本控制和产品定价策略。
好的,明白了,我想问下我们这种成本核算的方法专业名词是不是叫分步法/工序法?谢谢老师的耐心指导,
没错,你说的“分步法”或者“工序法”正是描述这种成本核算方法的专业术语。这种方法通过将生产过程分解为不同的工序,对每个工序的成本进行独立核算,从而实现对整个生产成本的详细控制和管理。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生产过程复杂、工序多的制造业企业。很高兴能帮到你,如果还有其他问题,随时欢迎提问!
非常感谢老师的指点,我一下子清楚啦
非常高兴能帮助到你!如果将来还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讨论,随时欢迎联系我。祝你工作顺利!
老师,还想请教一点这种模式的企业,制造费用是用什么作为分摊依据哈。
对于你们这种主要依赖外包生产、自行组装的企业,制造费用的分摊通常可以基于直接人工小时数或机器小时数来进行。具体选择哪一种分摊依据,取决于哪种资源(人工或机器)在生产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如果组装工作主要依赖人工,则可以选择直接人工小时数作为分摊基础;如果使用了较多机械设备,则可以选择机器小时数。这样的分摊方式有助于更公平、合理地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