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入账处理: 一、暂挂过渡科目 将查不到对应明细的两笔银行收入先暂挂在 “其他应付款 —— 待查收入” 科目中。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付款 —— 待查收入 二、进一步核查 与美团方面沟通: 联系美团的客服或业务对接人员,提供这两笔收入的银行流水信息,要求美团协助查询对应的订单明细或说明收入来源。 检查公司内部系统: 确认公司的餐厅管理系统中是否有遗漏的订单记录或其他可能与这两笔收入相关的业务活动。 核对银行流水备注: 仔细查看银行流水的备注信息,看是否能从中找到一些线索,推测这两笔收入的来源。 三、根据核查结果入账 如果确定了收入来源是特定的订单或业务活动: 例如,经核实发现是某几笔订单的延迟到账或美团的奖励、补贴等。 可以将 “其他应付款 —— 待查收入” 转入相应的收入科目。 如果是订单收入,转入 “主营业务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 —— 待查收入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适用) 如果经过努力仍无法确定收入来源: 可以继续暂挂在 “其他应付款 —— 待查收入” 科目中,等待进一步的信息或在一定时间后(如年末),根据公司的财务制度进行处理,可能转入 “营业外收入”。 借:其他应付款 —— 待查收入 贷:营业外收入
老师,以前外账没有做银行明细,公司有像银行贷款,收到款的时候也没有做(借银行存款,贷长期借款)的分录,我现在做内账每个月要做银行流水明细,那每个月的还贷款我是这样做的分录(借长期贷款,贷银行存款)应该怎么补这个长期借款的分录,不做之前收到贷款的分录的话,现在银行余额就对不上,该怎样调整了
华联公司2019年4月30日银行对账单余额为389000元,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为394150元,经逐笔核查,发现有如下未达账项:回1.4月25日•公司开出转账支票6000元,支付供货单位账款。支票尚未到达银行.银行尚未登记入账;2.4月27日,假设有一笔金额为16000元的收款,企业已经登记银行存款增加,而银行尚未入账;®3.4月29目,银行计算应付给企业的存款利息7450元,已计入公司存款户,公司尚未收到收账通知,未入账洄1.银行代扣水电费2600元,但企业尚未收到有关凭证。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回1.以下关于银行存款清查的说法正确的有(A.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属于账证核对B.调节后不相等则表明一方或双方记账有误C.如果不存在错账,调节后余额一般情况下相等回D.调节后相等的余额表示企业实际能够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额2.以下关于银行对账单的说法正确的有)。A银行对账单不是原始凭证B.银行对账单是原始凭证C.银行对账单是会计档案D.银行对账单的保管期限是10年
2.某事业单位会计发生如下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请对下列事项进行平行记账《可以省咯明细 科目)。 (1)收到一项应上缴到财政专户的事业收入 240 000 元,款项己存入单位的开户银行账户。 (2)数日后,该事业单位通过开户银行向财政专户上缴收到的该笔款项 240 000 元。 (3)次月,该事业单位收到从财政专户返还的事业收入 80 000 元,款项己下达到单位的银行账户。
老师,公司收货款$70000,未到公司美金账户,中国银行在境外结汇后到账人民币账户。回单显示付款人:中国银行,收款人:公司;账务处理: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吗?还是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 后再结汇借:银行存款 营业外收入-汇兑收益 贷:银行存款?对公明细:美金账户无显示,人民币账户上有来自中行的收款
老师,我想问下和国外客户签订的合同金额和实际收到的金额相差1百元美金,入账银行的金额是银行直接扣除了的,银行明细上没有体现出来的。这个会影响我退税吗?比如合同上是1千1美金,但我外币账户收到的款确实1千美金。这个我怎么入账呢,报关单上的金额又应该是1千1还是1千呢
老师 这种通行费能勾选吗
外地的交通费,没有往返车票,报销单怎么填写,放到差旅费日期对不上,还是直接填费用报销单,与在工作地的交通费放到一起报销。
老师,中级会计实务题,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对方分配现金股利时,贷方都是投资收益吗?
对于外购润滑油大包装改小包装要交消费税,而且准许扣除外购润滑油已经纳的消费税税款。那下面这道计算题中外购烟丝已经纳的消费税税款为什么不能从m企业代收代缴的消费税中扣除?
老师,这个题干说乙将成本40万的产品以50万卖给了甲(理解为逆流交易),2024.12.31乙对外出售产品的40%,但这个不是卖给甲了吗?乙怎么出售? 我现在选的答案,是根据假装2024.12.31是甲对外出售40%的情况下做的 乙卖给了甲,甲卖给第三方,我现在是哪一步错了
是购买了团体险发票进来之后怎么入账?
老师,发生的投标费用,中标后需要分摊吗?
你好,老师,我们是一家酒店,由21间房,我们想合理的避税,在平台上我们规划成14间房,为小型酒店,暂时不需要办理特种行业证,主要为了合理避税,但这个风险感觉很大,因为我们的营收大概有1000万一年,如果在运营后,临时做拆分,税负的浮动会由异常,请问老师,有什么好的规划?
老师,我们公司采购货物,付的运费转给了员工,员工又把钱转转给物流公司司机,这个怎么做账?先做预支费用?拿发票来报销?还是怎样做账比较好一点?
1.甲公司不属于投资性主体,其持有乙公司60%的股权,持有丙公司40%的股权;乙公司属于投资性主体,持有丙公司30%的股权,持有丁公司70%的股权,持有成公司55%的股权,其中戊公司为乙公司投资活动提供相关服务。假定持股比例超过50%即满足控制条件。不考虑其他因素,纳入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有()。 A.戊公司 B.乙公司 C.丙公司 D.丁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