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材料时: 假设采购材料花费 10000 元,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元(税率按 13% 计算 ),款项通过银行存款支付。 借: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贷:银行存款 11300 若材料已采购但款项未付,则贷方科目为 “应付账款”。 生产领用材料时: 若领用了价值 6000 元的原材料用于柜子生产。 借:生产成本 - 直接材料 6000 贷:原材料 6000 核算人工成本时: 假设计算出生产工人工资为 3000 元,尚未发放。 借:生产成本 - 直接人工 3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3000 实际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 工资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归集制造费用时: 比如生产设备折旧 1000 元,车间水电费 500 元(水电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 65 元 )。 计提设备折旧: 借:制造费用 - 设备折旧 1000 贷:累计折旧 1000 支付水电费: 借:制造费用 - 水电费 5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5 贷:银行存款 565 分配制造费用时: 假设本月制造费用总额为 1500 元,按照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到产品成本中,A 柜子生产工时为 60%,B 柜子生产工时为 40%。 制造费用分配率 = 1500÷(60% %2B 40%)= 1500 A 柜子应分配制造费用 = 1500×60% = 900 元 B 柜子应分配制造费用 = 1500×40% = 600 元 借: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A 柜子) 900 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B 柜子) 600 贷:制造费用 - 设备折旧 900 制造费用 - 水电费 600 产品完工入库时: 假设 A 柜子完工,其生产成本为直接材料 3000 元、直接人工 1500 元、制造费用 900 元,总成本为 5400 元。 借:库存商品 - A 柜子 5400 贷:生产成本 - 直接材料 3000 生产成本 - 直接人工 1500 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900 销售柜子时: 假设 A 柜子售价 8000 元,增值税销项税额 1040 元(税率按 13% 计算 ),款项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90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8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40 结转销售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 5400 贷:库存商品 - A 柜子 5400
你好!请问一下自己公司购买材料生产集装箱后,再租赁给另外一个公司,分录是怎么做的?怎么计算租赁的成本了
老师,你好。请问一下工程公司是小规模纳税,自己买材料回来,一部分用于销售,一部分是自己做工程时用,请问一下,购进材料时该如何做分录?销售出去和自用时,该如何写分录?结转销售成本和施工成本又该如何处理?
老师,想问下我们是销售饲料公司,要自己买装饲料的包装袋及标签,买回来这个应该怎么做分录?
请问老师 甲公司购买的材料如柴油10,乙公司使用2甲公司做账1.减少自己入库材料2.扣人家用甲公司材料从应付里扣钱。分录怎么写
老师,请问一下个体户小规模的蛋糕店,如果他买材料,自己做蛋糕在卖,那买回来的材料入什么科目呢?材料采购吗?
老师,前一个会计固定资产折旧这一块账很乱,尤其是确定了原值,残值率5%,折旧年限,但是单月折旧比正确的数小,有的大,现在有这么个问题,房屋折旧年限按20年算的话,上个月就到期了,但是残值额差不多占原值30%,这种情况我是该继续折旧知道残值率5%左右还是说时间到了就停止折旧
老师,生产工人的报销,都是给公司买的工厂用的小零件啥的 几千块钱 计入:制造费用-修理费行吗 还是计入哪里?
老师,物权的变动是指什么?所有权的变动,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地役权,居住权,我看着乱成一锅粥
你好老师,你向我们这个白酒制造业里面有很多过时的,这个包装物东西都不太值钱,就是数量比较大,我这个平时怎么慢慢处理呀?还是九几年的东西呢
我公司一员工借了我公司12万,后来他以办公家具并开具发票后抵扣了我公司13万,我公司还差他1万,请问我要如何做这笔分录,直接借其他应收款12,贷银行12。抵扣家具时,直接借:办公费13,贷:其他应收12,银行1,这样可以吗
老师,有数据的公司,怎么注销,有哪些步骤? 公司转个个人怎么转让,有未分配利润怎么分配
房租和财务软件使用费是当月取得,就当月要摊销吗?
老师,增值税进项税,有一个不该抵扣的,上月抵扣了,这个月怎么调整呢?
董老师,关于那天您说的,固定工资的人员您是把一年的个税算好了,税前多少工资就每月申报多少,应付工资不会有余额。那算出的这块个税是一次性计入营业外支出吗? 借:营业外支出 贷:应交个税 ,其他应收款-社保(个人) 。这些科目的余额,后续真是缴费时逐步减少,最后平掉吗?
老师你好,业务宣传费,汇算清缴怎么抵扣
工资我直接放管理费用 工资了
同学你好 生产工人的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