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找朴老师解决一下问题,谢! 1、对于外账来说,委外加工占比收入,自产人工占比收入多少才适合 2、5月的账,加工费占比收入36%,平均每个包25元,本厂自产占比收入46%,平均每个包33元,做的款不一样,请问这个比例正常吗 3、知道了销量,比如说销售额100万,成本90万,那么料,工,费,占比是怎么配比的倒算出来做账的

2025-06-12 11:24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5-06-12 11:27

委外加工与自产人工占比无绝对标准,委外加工费占总成本建议不超 30% ;自产人工占收入,传统制造一般 15%-30% ,劳动密集型或更高,技术密集型更低,还需结合税负和行业情况。 看行业与产品特性、税负及合规性,产品不同导致差异合理,类似产品差异大或税负异常则有风险,合规且能解释则正常。 先按行业 / 历史数据设料、工、费比例(如料 60%-70%、工 20%-30%、费 10%-20% ),倒推分配金额,结合实际业务凭证微调,保证四流一致 。

头像
快账用户1788 追问 2025-06-12 11:36

我没有搞清楚的是,料,工,费的占比比例是跟收入计算,还是与成本计算的 那么,自产与委外加工占收入,是不是需要调整啊,都超30%了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6-12 11:50

同学你好 是按收入计算

头像
快账用户1788 追问 2025-06-12 11:54

自产与委外加工占收入,已经超过30%,对于外账是否需要调整吗?这个请给一下意见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6-12 11:59

同学你好 如果是实际数据可以的

头像
快账用户1788 追问 2025-06-12 12:02

人工占比按实际数据,那么,材料,费用占比分配,又是什么比例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6-12 12:10

就是上面我给你写的比例 料工费再60:20:10左右 剩下10%是利润

头像
快账用户1788 追问 2025-06-12 13:10

不是我的意思是说实际自产人工占收入是46%,委外人工占收入是36%,那么,材料,费用,怎么分配原则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6-12 13:13

材料分配: 直接材料直接归属对应业务; 共同材料按自产 / 委外人工占比(46%/36%)或收入占比分摊。 费用分配: 制造费用按人工工时、机器工时或人工占比分配; 期间费用按收入占比或直接归属法分摊。

头像
快账用户1788 追问 2025-06-12 14:10

老师你上面说的就是按实际来的了,如果调的话就按料工费再60:20:10左右,剩下10%利润这样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5-06-12 14:12

同学你好 对的 是这样的哦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委外加工与自产人工占比无绝对标准,委外加工费占总成本建议不超 30% ;自产人工占收入,传统制造一般 15%-30% ,劳动密集型或更高,技术密集型更低,还需结合税负和行业情况。 看行业与产品特性、税负及合规性,产品不同导致差异合理,类似产品差异大或税负异常则有风险,合规且能解释则正常。 先按行业 / 历史数据设料、工、费比例(如料 60%-70%、工 20%-30%、费 10%-20% ),倒推分配金额,结合实际业务凭证微调,保证四流一致 。
2025-06-12
外账加工人工费 行业占比 30% - 40%,现 33%,若业务真实,不一定调整;不真实则需按实际调。 本厂自产人工成本 人均约 7107.61 元,因人员构成杂,需结合同行业、本厂历史数据、生产复杂程度及后续人工分摊等判断是否合理。 由于委外加工回来的产品需本厂工人组装检查,其计时工资也包含在人工成本里,这部分人工成本需要合理分摊到自产和委外产品中,若分摊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对自产人工成本合理性的判断。
2025-02-17
您好,您的做法是对的,研发费用是一个利润表科目,可以通过管理费用里面的研发费用进行拆分得出来 前期归集通过研发费用-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归集,之后费用化支出转入管理费用-研发费用 资本化支出转入无形资产科目
2019-12-24
你好,你这个问题比较多,你最好语音答疑,要不然说不完的
2025-02-22
问题 1 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按报关单金额在报关当月确认收入,借记 “应收账款”,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后续将发票作为附件。 问题 2 收入确认: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能确认收入,已确认的需冲回。 避免及解决:加强风险评估,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在合同中约定不可抗力条款。 问题 3 委托加工时按正常流程核算,贴牌销售满足条件时按合同价格确认收入,借记 “应收账款” 等,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 并结转成本。 问题 4 提前确认收入:不建议提前确认,如有特殊情况需有完整证据链,按正常分录处理,但存在风险。 进项发票:应合法获取,可与供应商协商安排发票开具时间,加强发票管理,不能通过违法手段获取。
2025-04-01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热门问答 更多>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