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个第二个更合适了。
小李的父亲和叔叔在2021年7月分别出资10万元合伙兴办了一家加工厂(李氏加工厂),经过1个月的经营,打开了产品销路,但小李的父亲和叔叔都不懂记账,会计核算不规范,总是搞不明白企业的经营状况如何。小李在学校里学过会计,所以,父亲要求小李帮他把账算清楚。 小李来到工厂、对工厂进行了周密的调查,他把了解到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记录。以下是小李记录的企业基本情况。 (1)1日,父亲和叔叔分别将10万元款项打入加工厂账户。 (2)1日,出纳开出现金支票从银行提取现金2000元备用。 (3)1日,新建厂房交付使用,因建设该厂房所发生的支出为90000 元,厂房交付当天开出转账支票将款项支付给承建方。 (4)1 日,购入3台机器设备,购置成本合计24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5)3日,以转账支票支付1日购入的机器设备货款24000元。 (6)5日,购入运货汽车一辆,价值60 000元,款项尚未支付。 (7)6日,向中国工商银行借入3个月周转资金60000元,每月利息300元,到期还本付息,该贷款直接用于归还5日购入的运货汽车款。 (8)7月,从红光公司购入原材料合计10吨,每吨5000元,其中尚有20000元货款未支付,其余货款已付。 (9)7月,雇佣5名技术工人,每人每月工资5000元,7月15日已由银行代发每人工资4000元,未发工资计划下月再发。父亲负责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叔叔负责生产和内部管理,他们各自每月从工厂领取7000元工资,本月工资已通过银行代发。 (10)加工厂是在一块租入的场地上兴办的,场地价值 800 000 元,租期5年,每月租金10000元,7月18日本月租金已用现金支票支 付。 (11)7月,租出临街店铺一间,7月20日收到当月租金3500元现金。 (12)7月25日,银行代扣水费2 000元,代扣电费10000元。 (13)7月,共销售产品5吨,每吨售价20000元,其中华兴公司尚欠货款10000元,其余货款已存入银行。 (14)7月,以现金支付销售货物运输费共3000元。 (15)25日,决定聘用1名销售员,每月工资3500元,该员工将于下月开始工作。 (16)26日、与金顶公司签订了产品销售合同,将于下月5日前向该公司销售产品3吨,单价20000元。 2021年7月末,经盘点,小李了解到工厂如下情况。 库存原材料2吨,价值10000元,车间内产品全部完工,没有在产品,库存没有产成品,产品已全部售出。 问题1:按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 问题2:按权责发生制确认费用;
老师,我们湖北天创卖货给上海凯瑞斯,找物流公司开了一张运输发票,实际是买来的发票(由于天创电子税务局发票额度一直提不起来,所以老板就搞证据,到时候好跟专管员讲,本来没有物流票的) 现在有三个问题 第一、天创需要跟物流公司签运输合同吗? 第二、这张物流票我们没有从天创账户转账给物流公司,因为这个物流公司之前欠老板另外一个公司的钱,所以就这样抵扣了(或许抵扣过程更复杂),这个处理方法行吗?如果不行,您建议我们怎么做?如果行,如何入账?(我们办公室的人说老板其他的公司都是这么操作,不可能发票、转账都能一一对上,或者说基本不会一一对应上,如果专管员问起来,就靠自己去编合理的理由) 第三、这张发票如何入账,进销售费用吗?那另外一个科目呢?
公司刚成立工会账户,账户没有钱,但是夏季高温急等给驾驶员发放高温物品,应该怎么办?1.从基本户直接购买合适吗?2.基本户转账到工会账户购买?哪个更合规合适呢?
@董孝彬老师我想问一下一个员工的工资是1万多为了避免少交个人所得税,可以分摊给他媳妇身上,做工资的时候给他媳妇也给做上工资,是必须是单位的员工才能分摊是不,还有本人的银行卡冻结了可以使用别人的银行卡发工资不
流水账记了2-6月,7月份才下的营业执照,怎么开账
主营建筑服务:外购材料13%、提供服务13% 但很多企业都是在一个合同,内容是承包XX项目,全部都按9% 来开,材料进项是13%,这样操作合规吗?
问题1:机械租赁:若出租方同时提供设备与操作人员,属于“建筑服务”,适用9%的税率;问题2:机械租赁:只提供设备服务,适用13%的税率;?
第二题中,公允价值变动账务处理为什么不考虑减值的30,减值已经实际发生属于第三阶段减值呀
老师,云南省股东转让股权,注册资本100万,以6万元转让认缴的百分之10股权,企业实缴资本38万,未分配利润有18万,需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红色对号地方 折旧额相同就不用额外考虑折旧抵税额吗
请问我们公司是做贸易的,然后别人给我们公司开了运输发票,我们可以开运输发票给别人吗?
老师你好。我想问一下公司1-5月份给法人转工资,老板不懂。乱转,但现在不想交税,我可以让他把钱退回来吗
税务局网上风险推送,企业财务费用对应的发票不足,经自查确属银行未开具发票,请问在自查期,与银行沟通及时补开发票,是否可以避免此次因财务费用发票未开导致的补缴所得税款的情况?这样操作请问是否有相关的税务政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