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举例如下:甲公司2022年计提产品保修费用10万元,预计未来实际发生时可税前扣除(符合税法规定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条件)。甲公司2022年会计利润为20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且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步骤1:计算2022年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 会计上:保修费用1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等),减少会计利润。 - 税法上:因保修费用实际未发生,当期不得税前扣除,需纳税调增10万元。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未来实际发生时可抵扣,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 步骤2:2022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 10×25% = 2.5 万元。 2022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25000 贷:所得税费用 25000
老师划线部分 分录应该怎么写 借 递延所得税资产10 贷 所得税费用10 对么? 然后实际发生2020年可以抵扣5万为什么是转回呢? 是上一年没有抵扣完的 未来能够抵扣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就是转回是么 借 所得税费用5 贷 递延所得税资产5
4.甲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2013年甲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000000元,会计折旧15 000元,税法折旧10000元;2014年实现利润总额5040000元,其中,国债利息收 入60000元,会计折旧10000元,税法折旧15000元,年末以银行存款支付应交所 得税1500000元,税法规定对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2015年发生政策性亏损2000 000元,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收益弥补该亏损。 要求:(1)为甲公司编制2013年确认所得税和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2)为甲公司编制2014年确认所得税、应交所得税及支付应交所得税会计分录。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资产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这里为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资产?
借 其他货币资金 贷 投资收益 贷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当时自己手动核算的应交税费-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但是实际申报的时候,个税系统上比我手动计算的少0.01,怎么冲减这个0.01,怎么做会计分录呢
2022年,结转收入计提了600万企业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就有应交企业所得税600万,2023年5月做汇算清缴的时候,综合房地产特定业务调整这个特殊事项之后,实际入库400万,那么应交企业所得税就剩下了200万,然后今年根据本年的结转情况,确认了亏损1000万,对应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亏损就有250万,那么问题来了,现在资产负债表就有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亏损250万,同时有应交企业所得税200万。我下一步应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1.资料:A公司采用资产负债表债法核算所得税。2021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余额为0。2021年度的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110万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预计未来期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21年发生的有关交易和事项中,会计处理与税收处理存在差别的有:(1)年末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40万元,公允价值为55万元。税法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市价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2)年末,该公司将应计产品保修成本5万元确认为一项负债,按照税法规定,产品保修费可以在实际支付时在税前抵扣。假设2021年除上述事项外,该公司不存在其他影响纳税的情况。要求:(1)计算确定2021年应交所得税;(2分)(2)计算确定2021年末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4分)(3)计算确定2021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2分)(4)编制2021年所得税的会计分录。(2分)
8月开具销项,进项最后一天被供应商红冲,导致8月需要交税3.9万。9月红冲8月销项,但是8月税费还是得交,这个怎么处理老师?
老师,这里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 企业不管是生产还是外购 只要没有销售环节,就不允许抵扣进项 您看我理解的对不?
24年12月2号签合同,合同约定货物于25年3月底之前发货完毕,25年1至3月陆续发货,购买方没有要求开发票,销售方应该在什么时候确认收入?
老师发票加盖公章还要开通会员的呀
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时,题中有送股、可转债、普通股 基本每股收益应该包含哪些呢? 稀释每股收益呢
老师,我怎么补报漏了的个税呢,我是7月8月都漏报了
当折现率不变时 随债券到期时间缩短,溢价发行债券的价值逐渐下降,最终等于债券面值 为什么这句话不对呢?答案说仅适用于连续支付利息的债券 即便不会连续支付利息 他的意思就不是逐渐下降了 就是说一次性付息的话可能就是直接下降 不存在逐渐嘛? 请老师帮解答下 谢谢
我有初级会计证,初级会计证继续教育,在哪学
老师,员工医疗费没走工伤流程,分录怎么做?
年末老板的往来在其他应付款的借方,要不要调整到其他应收款的借方啊?
(同时,计算当期所得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 会计利润 + 纳税调增额 = 200 + 10 = 210 万元;当期所得税 = 210×25% = 52.5 万元,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52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525000
我的问题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真金白银少交税的时候,会计分录怎么写。不是问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举例说明(含数字) 假设B公司2023年计提产品质量保修费用20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需在2024年实际发生维修支出时才能税前扣除(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00万元)。所得税税率25%。 步骤1:2023年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前期多交税) - 会计利润因扣除200万保修费而减少,但税法不认可,需纳税调增200万,因此2023年实际多交税款:200×25\% = 50万元。 - 这50万元是未来可抵扣的利益,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3年会计分录: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50万 贷:所得税费用 50万 (注:此分录仅反映递延部分,当期所得税需结合其他利润计算,此处简化) 步骤2:2024年实际发生维修支出,转回递延所得税资产(实际少交税) - 2024年实际支付维修费用200万元,税法允许税前扣除,但会计已在2023年扣除过,需纳税调减200万(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 - 2024年因这200万调减,实际少交税款50万元,同时冲减2023年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 2024年实际少交税时的关键分录: 1. 计算当期所得税(含少交的50万): 假设2024年其他会计利润为800万元,应纳税所得额 = 800 - 200(纳税调减)= 600万元,当期应交所得税 = 600×25\% = 150万元(若不调减,原本需交800×25\%=200万,实际少交50万)。 借:所得税费用 200万(按会计利润计算的“理论税负”)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50万(实际交给税务局的金额)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50万(转回资产,兑现少交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