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理解非常正确。目前都是间接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申报表与利润表一致。
请问老师,计算所得税费用时,不考虑递延所得税差异,就按常规科目结转方法先出来利润表,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时,再按税法与会计准则差异纳税调增或调减是不是也可以? 如果直接做了递延差异的账务处理,那么所得税报表基本与利润表一致的对吗?
资产负债日后调减坏账准备100万,处理如下:资产负债表白后期间发生的调整事项,相应账务处理为: 借:坏账准备1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信用减值损失100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2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25 综上,应调整减少递所得税资产项目25万元,调整增加所得税费用项目25万元。坏账准备属于应收账款的备抵科目。 1、应收账款对利润的影响就是只考虑坏账准备吗? 2、应收账款多了100万,相当于资产多了100万,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万,对吗? 3、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定对应的是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减吗?与递延所得税负债没关系? 4、所得税费用,一定是当期的所得税吗?递延所得税费用呢代表什么呢?
填空题)1、科目代码递延所得税资产:1811递延所得税负债:2901所得税费用:6801A企业2016年12月购入设备750万,会计采用直线法法,折旧年限为5年,因为该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双倍余额抵减法,折旧年限为5年,在纳税申报时,A企业采用了这种方法。2018年12月31日,因为该设备出现了升级版,老款跌价较快,预计该设备可收回金额为180万。2018年得知,2019年企业将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要求:(1)完善下表,注意确认该设备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还是递延所得税资产。若当年为递延所得税的转回,表中递延所得税的发生额用负数表示第1空():A:可抵扣暂时性差异B、应纳税暂时性差异C、可抵扣/应纳税暂时性差异D、应纳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第2空():A、资产B、负债C、资产/负债D、负债/资产(2)2018年的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分录。借方科目1:(39)金额(40)万元借方科目2:(41)金
填空题)1、科目代码递延所得税资产:1811递延所得税负债:2901所得税费用:6801A企业2016年12月购入设备750万,会计采用直线法法,折旧年限为5年,因为该设备更新换代较快,税法规定可以采用双倍余额抵减法,折旧年限为5年,在纳税申报时,A企业采用了这种方法。2018年12月31日,因为该设备出现了升级版,老款跌价较快,预计该设备可收回金额为180万。2018年得知,2019年企业将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要求:(1)完善下表,注意确认该设备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还是应纳税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还是递延所得税资产。五年的递延所得税发生额及余额如何计算
湖南隆鑫机器制造有限公司在2019年度利润表中的利润总额为2400万元,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其他相关资料如下:(1)2019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200万元,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0,会计处理按照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税收处理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假设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2)隆鑫公司向有关联关系的企业捐赠现金400万元,按照税法规定,向有关联关系的企业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3)违反环保规定应支付罚款200万元。(4)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60万元的减值损失。(1)要求:(1)计算2019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和应交所得税(2)计算2019年度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计算2019年度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4)计算2019年度的所得税费用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老师动态回收期这样做对吗,做出来跟答案不一样,答案是2.24年
@董孝彬老师,只要董老师回答,老师这个领用单好多喔,一个一个分开写吗,哈哈,唉,好复杂
更正申报了24年的税务申报表,但是只更正了进项税额转出,在25年本期怎么做分录?借:费用,贷:进项税额转出,但是用增值税留抵抵扣了这个更正申报产生的税款,要怎么做账
公司弄了个机房还有网络布局和摄像头这种 这个财务怎么做账
更正申报了24年的税务申报表,但是只更正了进项税额转出,在25年本期怎么做分录?
工资能打到员工的公户上吗
老师你好,期初我建账的时候,当时做的其他应付款某个个人,现在账上到钱了,我转钱给这个个人,转钱的时候备注往来款或者还款都可以吗?
成本类 损益类有备抵科目嘛
老师好,公司买了车,比如50万,需要在今年二季度一次性扣除,那二季度企税填了加速折旧表后,这个50万就直接在二季度扣除了是吗?那第三季度附表这个一次扣除改怎么填呢?没看到调增的地方
老师,财政性资金为啥包含即征即退\\先征后退等,但不好含出口退税?
老师您说的间接法是债务法吗
您好,就是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