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税费是农民工自己承担的 。 是临时工的话是需要按1%来开票给你们的
老师,建筑工地上干活的农民工,以前都是每月最多打8000给他们,有时4500。现在活干完了,算总账结尾款了,有些工人算下来还要领7.8万。这个税该谁负?税率款该多少?
老师,我有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公司承接了一个钢结构安装的工程,然后我们分包了出去,承包单位是一个劳务派遣公司,9月25日发包单位付款,付了80万,拿钱的前提是:1.我们公司与所有务工人员签定的劳动合同( 发包单位给的样本)2.所有劳务人员的工资表,银行卡 3.发票 我们付给劳务公司哪能有80万,为了拿回这80万我们到处找人,做工资表,签合同。钱是拿回来了,可我们的帐怎么处理呢。我想了三个方案:方案1.把这些劳务人员全当成劳务公司的人,然后让他们出个代付款证明,付款证明就是工资表和发包单位付工资流水。 方案2.让劳务人员开发票。老师我的问题是:1.哪个方案处理从有利于企业应对税务等部门检查有利,还是两个方案都不好,您有更好的建议。2.劳务派遣合同上是不是应该注明怎么结算,这样的合同结算是定好每个人多少钱,还是规定好干完多少平米的活,每平米多少钱?
我公司小规模,承接石材销售,公司对公司定了合同,开具石材票,按面积算,一年下来面积还是很大的,单价是约定包含了主材石材,石材辅材,施工人工费,税金,管理费,脚手架租赁费(有些地方高,挂的时候就要搭拆架子)等,我的成本票要怎么入,我能取得的是单单石材的成本票,辅料票,辅料票也不多,有些零时买买,几千都不给开票,但论年也的不少,工人人工费,一年下来累计也有个几十万,直接都是私人转帐到工人卡上,干多少工结多少,没有票,账务该怎么处理,可以分摊到每月,做个零时工工资表付上,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现金或者其他应收款,摘要付石材零时工工资吗?脚手架租金也是没票的,直接付给对方,也有十几万,还怎么处理账务
我公司小规模,承接石材销售,公司对公司定了合同,开具石材票,按面积算,一年下来面积还是很大的,单价是约定包含了主材石材,石材辅材,施工人工费,税金,管理费,脚手架租赁费(有些地方高,挂的时候就要搭拆架子)等,我的成本票要怎么入,我能取得的是单单石材的成本票,辅料票,辅料票也不多,有些零时买买,几千都不给开票,但论年也的不少,工人人工费,一年下来累计也有个几十万,直接都是私人转帐到工人卡上,干多少工结多少,没有票,账务该怎么处理,可以分摊到每月,做个零时工工资表付上,分录,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现金或者其他应收款,摘要付石材零时工工资吗?脚手架租金也是没票的,直接付给对方,也有十几万,还怎么处理账务
廖君老师是否还在?希望您再接题”您好,我认为政策和文件没有用,要跟工资挂钩,我们一个项目多少利润,没有完工前每月汇报成本发生多少,发给项目负责人,这样他就知道是不是发票没有来,另外我觉得这些物资部和工程部付过钱了,没有来发票,我们财务 是知道的,月末要把往来余额明细核对,让项目相关人员取得发票,这个情况的出现,财务也有责任,我们没有及时反馈“-------第1种情况,工程部没有做工程计量单都是甲方说结多少就结多少(关系工程)所以成本票据是财务根据收款情况提供给工程部,第2种情况付款会计是最后知晓,票据审核是出纳在审,会计半真空。所以这个失误在所难免,请教廖君老师,这一块如何加强财务上的管理呢?
在公司上班,个人所得税由公司统一代扣代缴,但员工已离职2个月了,税务电话要求补个人所得税,请问一下,税务局是找公司还是个人?
老师,只有银行余额1000和预收账款6000余额,还有出纳备用金600,还有应收账款500余额起初建账是做借银行存款1000借其他应收款出纳600借应收账款5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900贷预收账款6000对不对
奥,老师,起初只有预收账款余额,银行存款余额,还有出纳的备用金,找不到对应关系,怎么建账
亲,我在做题时,只要是遇到(影响年度营业利润金额为多少?)都不会算,我应该什么办呀 z中级
老师好,甲房地产公司,小企业会计准则,甲是乙的股东占25%,汇算清缴要勾选201吗?甲股权平价转让了,无收益损失,那么A105030和A107011表怎么填?
不小心点到月末处理怎么撤回
合伙企业申报经营所得是是不是,汇算出税法上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各自比例申报
老师,2017年的进项票不勾选不认证一直挂那可以吗
老师,我企业生产加工饲料的。玉米和豆粕是我们企业自购的,辅料是客户拿来的,我们在分摊制造费的时候怎么分摊?
老师,我们给别的公司开票,他全额进项给我们开进来,然后我们收3个点,这些都是走银行对公,我们扣3个点再转回去,这个银行走账有风险吗
没有开票,我们代扣应该扣多少?
你好 代扣代缴的话 : 每次取得劳务报酬先预交个税: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应纳税额= (每次收入-800) X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超过4000:应纳税额= 每次收入*(1-20%) X 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