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学。 这个是不一定的,要根据重组协议来决定 的。
想问一下,重组上市是不是指的是a公司上市公司,b公司想要重组上市,需要a公司资产置换,然后差额部分通过定向增发股份来买b公司股份,然后b公司满足一定条件就重组上市了?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是很理解谁付出的价格要多一点,不应该就是b想要重组上市,不是按常理来说,b应该要付出更多的价格吗?
老师,您好,公司拟做一项股权重组业务,母公司A持有子公司B及C100%股权,现因业务需要将母公司A持有的子公司C的股权划转至B公司名下。 我的问题是在BC公司重组过程中按照事务所财务审计的要求进行如下会计处理,公司是否可以享受特殊税务认定。 母公司A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B公司 最近一期审计报告净资产 贷:长期股权投资 C公司 C公司在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贷:投资收益 以上两项金额差额 子公司B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 C公司 最近一期审计报告净资产 贷:实收资本或资本公积 最近一期审计报告净资产 根据财税〔2014〕109 号第三条第一款“划出方企业和划入方企业均不确认所得“,及 2015 年第 40 号第五条第5款“交易双方均未在会计上确认损益的说明(需附会计处理资料)”规定的所得或者投资收益和账务处理中的投资收益是否是一回事,是否影响公司特殊性税务处理认定。
大英中成药制造公司的市场价值为4亿,拟通过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方式收购隆兴中药材公司,隆兴公司的市场价值0.8亿元。大英公司估计由于经营效率、合并协同效应合并后新公司价值达到5.4亿。隆兴公司股东要求以1.1亿元价格成交,并购交易费用为0.1亿元。大英公司支付自有资金完成并购。根据上述条件;。要求:(1)请判断大英并购隆兴的并购类型;(2)分别计算该项并购的并购收益、并购溢价、并购净收益三个指标;(3)试着解释并购活动产生的原理;(4)请结合所学理论,分析课程中自己所选上市公司最近一次并购重组情况,要求写出并购期间、并购标的、并购卖方、并购买方、并购进度、并购价格、是否重大资产重组、是否关联交易。【注意】要求列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四、综合题(25分)B公司是--家上市公司。其终极股东是A集团公司持有对B公司的控股权。注册会计师对B公司2021年度的财报及其经营情况的审计发现,A集团利用B公司向银行担保,借入2亿元贷款;B公司为了降低资产负债率,以低于市场价格的方式向A集团及其所属其他子公司定向增发股票6千万股;C公司是A集团全资子公司,负责向B公司供应零部件,双方交易价格高于市场价;尽管B公司效益不佳,没有分红,但是仍然向包括董事长在内的高管派发高额薪酬,其总额超过了同期应归属A集团股东的净利润水平;B公司以4亿元的价格收购了A集团下属的经营不善的D公司全部股权,D公司的净资产为1.8亿元。要求:说明A集团与B公司存在哪些公司治理问题,如何加以解决?
案例:现有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B公司为本土某城市的开发商。2017年在上行市场行情下,A公司欲从B公司手中收购一块核心区位土地。由于A公司制定的投资标准为净利润率10%,按B公司开出的地价10000元/㎡测算将不足10%。为促成双方合作,经过多次谈判,A公司设计了如下路径:①双方按8000元/㎡合作,以使得A公司测算净利润率达到10%,A、B公司按51%、49%合作开发;②为弥补B公司地价损失,双方拟采取不平等利润分配:10%净利润以内双方按股比分配,净利润超过10%部分双方按A:B=30%:70%分配。考虑此种交易架构的原因:这种设计因可以有效解决A公司满足集团投资标准(10%的利润要求)、B公司弥补地价折损,并且能在前期获得大量现金套现,而在众多并购项目中广泛使用。双方的接受度都较高,利于在商务谈判中达成一致意向。但是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考虑:(1)A公司为30强上市房企,公司目标是追求高周转;而B公司为本土小房开,首要目标是追求净利润(项目数量少,卖一个少一个,只能追求利润最大化)。因此,B公司从方案阶段就深度介入,追求方案的货值最大化,导致A公司标准化的规划方案不可使用,反
麻烦老师解答一下,彻底不会了?
老师,怎么判断出来的显著不同,是什么和什么做的比较
你好老师个体户经营超市购买的农副产品蔬菜水果对方能给开发票吗?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是指公司开发票的增值税么
成本核算委外加工成本,委外加工费单价是取不含税单价核算吧?
老师,电脑里的计算器,哪个是根号?考试不让带计算器,电脑里的计算器找不到根号,不知道如何使用
工资专项附加扣除之前在A单位申请过,现在在B单位工作了,B单位需要做税务登记后员工得重新申请专项附加扣除选择B单位么
合作社自产销售林业产品是不是发票上所有的植物品种都能抵扣?花卉所有种类也都能抵扣吗?
旅游行业差额开票,实际抵扣成本大于开票成本最后没交税,开票产生销项税额是4895.49,附件是我做的分录对吗
0.4*(10%—7%)+0.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