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 过会把答案发给你
老师,我的问题是以前的会计建账时卡片的累计折旧和账面上实际的累计折旧差额199345.4,这个按他的账本数据走的话,卡片的已计提期间她入的有问题,我若按账本走,更改卡片已折旧期间倒算数据四舍五入后与账面差额70多的差额,若账面与卡片账相符的话,账面累计折旧就要手工冲红199345.4的差额,账面与卡片的累计折旧数据才能相等,若是更改卡片已折旧期间和账面累计折旧想付就要更改累计折旧期间,这样一来卡片累计折旧和账面累计折旧倒算的70多差额没法算,因为累计折旧期间不可能出现小数点
老师,我的问题是以前的会计建账时卡片的累计折旧和账面上实际的累计折旧差额199345.4,这个按他的账本数据走的话,卡片的已计提期间她入的有问题,我若按账本走,更改卡片已折旧期间倒算数据四舍五入后与账面差额70多的差额,若账面与卡片账相符的话,账面累计折旧就要手工冲红199345.4的差额,账面与卡片的累计折旧数据才能相等,若是更改卡片已折旧期间和账面累计折旧想付就要更改累计折旧期间,这样一来卡片累计折旧和账面累计折旧倒算的70多差额没法算,因为累计折旧期间不可能出现小数点,卡片的期初来自第一个图,账面的期初来自第二个期初,这个问题咋解决合适
就是,老师要求根据图片的数据计算,所以想问一下根据图片的题目,会计分录,就按先进先出法的情况写就行
您好老师!请问一我们公司有一个同事的工资结构是这样,她的工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发,一部分是我们承包公司发的,但是承包公司跟我们公司有往来,这个账怎么做呢
老师您好,收到别的公司给转的长期借款,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准备什么资料吗
老师好,公务用车应该计入管理费用什么明细科目?
老师你好,我司购入一批塑料板,这些板进行挑选分类后,就可以出售,这个进货的时候是入库存商品,还是原材料
小规模纳税人,一季度月末忘记计提企业所得税,二季度直接做了缴纳企业所得税的分录。这种情况怎么办?这样账面是不是不平了?
老师好,10月份准备注销公司,我现在做9月份账,账上挂账欠法人3万元,公户上也有钱,现在已经10月份了,我可以还给他,把9月份账做平吗 剩余的钱直接做利润分配,顺便扣个税吗
老师,运输公司,天然气,轮胎,通行费,进项占比指的是谁占谁的比例
请老师们帮忙给一份工业企业塑料制品厂的核算流程及管理制度的模板,感谢
这个季度申报里面为什么会有事项一职工薪酬要填写什么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应付职工薪酬金额是什么意思啊?以前没有的
老师请问股东从公司借款在当年内未还,也未用作公司经营业务使用,这笔款算作他当年个人股利分红,会计分录如何做?
3日购入: 借:原材料-A 5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7日甲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030 (2500%2B50×10.6=3030) 贷:原材料-A 3030 10日购入: 借:原材料-A 6600 贷:银行存款 6600 15日已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已产品 7770 (450×10.6%2B250×12=7770) 贷:原材料-A 7770 16日购入: 借:原材料-A 9100 贷:银行存款 9100 19日甲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00×12%2B400×13=8800) 贷:原材料-A 8800
老师,就是我想问一下就是,分别用后进先出发,最后进价法,加权平均法以及移动加权平均法的结果,以及这4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我写的就是先进先出法的计算过程和分录,你之前问的就是要先进先出法的。这里面后进先出法是不允许使用的,最后进价法教材也没有介绍,这两种方法是不用掌握的
是这样吗,但是老师要求我们一定要写出来,所以老师,能写一下吗,拜托了
我可以写没问题,我要先知道先进先出法你掌握了吗,其实理解了计算很简单,先进先出法就是先购入的先领用,后进先出法就是后购入的先使用,这个可以理解吗
可以理解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也略懂,最后进价不懂,移动加权平均和加权平均的话,有两种产品,不知道怎么写,也不知道写的对不对,所以还恳请老师写一下这4种计算方式的过程,就可以了
后进先出法: 3日购入: 借:原材料-A 5300 贷:银行存款 5300 7日甲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180 (300×10.6) 贷:原材料-A 3180 10日购入: 借:原材料-A 6600 贷:银行存款 6600 15日已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已产品 8190 (150×10.6%2B550×12=8190) 贷:原材料-A 8190 16日购入: 借:原材料-A 9100 贷:银行存款 9100 19日甲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400×13=5200) 贷:原材料-A 5200
更正一下先进先出法中,最后19日领用400,我看成了700,正确应该是 19日甲产品领用: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300×12%2B100×13=4900) 贷:原材料-A 4900
加权平均法公式: 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月初结存货成本+本月购入存货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数量+本月购入存货数量) =(2500%2B5300%2B6600%2B9100)/(250%2B500%2B550%2B700) =11.75 每次领用的成本都用领用数量乘以11.75就可以了,分录跟之前一样
移动加权平均法就比较繁琐了,计算量较大,但是难度不大 3日购入后的加权平均成本=(2500%2B5300)/(250%2B500)=10.4 7日领用的成本=300×10.4=3120 10日购入后的加权平均成本=(2500%2B5300%2B6600-3120)/(250%2B500-300%2B550)=11.28 15日领用的成本=700×11.28=7896 16日购入后的加权平均成本=(2500%2B5300%2B6600%2B9100-3120-7896)/(250%2B500%2B550%2B700-300-700)=12.84 19日领用的成本=5136 分录跟前面都是一样的
谢谢老师,最后一个问题,最后一个,就是图片的第二小问,根据价格波动趋势的影响,推测不同计价方法对产品成本的影响
其实这个可以从上一题的计算中看出,题目中材料的价格是在不断上涨的,用后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的成本偏高,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的成本偏低
可以了,谢谢老师
不客气,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