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从入职开始来计算的 ; 从1月开始入职来计算的
老师们,我在一家家族企业工作,2020年7月入职的,这家公司是2005年成立的,属于工程检测服务行业,我这半年时间里已经把这公司内部存在的问题都提出来并写出了财务管理制度,但问题是这个公司现在租的是个人住宅楼,所以财务部与结算部合在一个房间也是为了对账方便,可财务总监是老板的亲侄子,却是一个非会计专业的人,而且他不止监管财务部结算部,还有其他科室,他是按照自己的那套方式主要负责与挂靠我公司的那30几个人的结算,这么多年公司已经换了3任会计了,问题就是出在这所谓的财务总监上了,他的做法让各方面的账很乱,内部人员预支出去的钱无人及时要票,累计现在近600多万的预支款,好多都联系不上,既要不来钱也要不了发票,于是他就找外挂人员或者自己内部比较信任又没有买社保和交个税的人大量地去税务局代开发票,公司承担税金,让后把钱转给这些人再让他们转到出纳那边就是所谓的内账
【财税2019 21号】关于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有减免税政策,那我们公司法人也是员工是退役军人,但是因为他已交满15年没有再缴社医保,合同是1月份签的,如果7月份开始缴社医保,那8月份报税时可以减免税额是算1个月吗还是从入职开始算 7个月?
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 以上优惠政策,我司有一个员工是退伍军人,2022年6月15日签订了三年期限的劳务并缴纳社保。但他没有工作满一年,于今年5月19日离职,请问是否可享受此项税收优惠,如果能,能享受多少个月的。
我是一名2021年底退役的自主就业的退役军人,2023年4月底进了一家五金机电的公司,没签劳动合同,也没缴纳社保。过了几天老板让我提供身份证扫描留存,但是退伍证和其他有关退役的证明没有要,只要了身份证。后续我观察了一下新入职的员工,都没有要身份证去扫描复印,我担心老板会拿我的身份证做有关税收减免扩大自身利益的事,从而影响我自己今后入职或者创办个体该享有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事也不方便问。老师,请问有几种会影响我自身的可能?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 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告2023年第14号文,企业招用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自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当月起,在3年内按实际招用人数予以定额依次扣减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和企业所得税优惠。定额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最高可上浮50%,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定额标准。 那么请问,招收这个退役士兵有规定必须哪一年退役吗?还是没有规定退役时间限制?
老师,如何区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
老师,运输企业2019年7月取得别克汽车发票,可不可以抵扣进项税,500 万以下的固定资产一次性进费用了
老师劳务费不管有没有发票都要申报是吗?没有发票是不是就不能税前扣除?还是说800以下可以不用发票也不用申报?
假设设备买了10万,卖了5万,折旧1万,是不是处理损益就是营业外加收入10-5-1=4万,4万放营业外收入?假设税金0元,方便计算。
老师,现在更正2022年-2024年申报表,需要每个季度都改吗?税务局说只改每年的第四季度就可以,这样操作的话,企业所得税怎么改? 图片里是改的22年第四季度报表后需要交的税,但是这个交的税里涵盖了前期填错时已经交的税,怎么把已经交过税款的抵扣掉? 改之前只交了专票的税款5320.6元及附加税319.23,共5639.83元,当时普票147077.23元填在了免税一列,现在需要补交22年全年普票金额1743190.5
老师,我们是甲公司的代理商,代理商组织会议,我们邀请客户参加会议,会议销售课程,达成成交了,我们公司收款,然后甲公司负责交付,我们付甲公司交付款。 现在,甲公司的会务费及老师提成,需要我们分摊,但是他们是用私户收款的,也要求我们用私户付。我们没有私户,也不想找私户,怎么给甲公司解释比较好?
老师好,我们单位7月21日入职新员工,定的工资是5000元,请问7月份工资怎么计算?
老师,您好麻烦讲解下1.2.5这几道题,第一题疑问点是所得税税率25%凑热闹,就不会做了;第2题是乙公司对外出售40%,是不是表述错了,
个体工商户 要自己开增值税发票 一定需要查帐征收吗
求市场组合的风险收益率需要×β吗老师
1-6月的社医保需要补交吗
你好 之前的社保建议还是补缴纳的 ; 不然到时查到最终还是需要补缴纳 和产生滞纳金的。 因为你1月开始 就得有工资 开始报个税了。
这个查是针对员工入职后应该给他交社保 还是说享受退役军人减免的这个政策
你好 两个都会查询的 ; 正常入职 买社保这个是国家强制性规定了的 。 享受政策 是 你们符合要求 入职 按实际 在职月份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