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需要做调整分录,通常做借 长期股权投资 损益调整 贷投资收益,然后按调整后的1200做抵消分录。

不悔老师麻烦回答下,联营合营的长投,未实现利润,在内部消耗或者与第三方交易后实现了利润,个别报表层面会计分录是: 借 长期股权投资 贷 投资收益 但是若投资公司本身有子公司,需要编制合并报表的话 1. 若未实现利润实现的时候,被投资公司个别报表层面是没有会计分录的话,底稿中就没有对应的调整分录 2. 若未实现利润实现的时候,被投资公司个别报表层面是有会计分录的话,底稿中的调整分录具体是下面的哪一种是要看被投资公司个别报表层面会计分录是怎样,来决定的 1)借 投资收益 贷xxxx 2)借xxxx 贷 长期股权投资 对吗?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成本法转权益法处理时,需要对对合并日那天的初始确认金额调整吗? 比如购买时对价是800, 子公司公允价值是1000,取得90%股份 成本法是 借 长投 800 贷 银行存款 800 权益法应该是 借 长投 900 贷 银行存款 800 贷 营业外收入 100 那么底稿中要做调整分录: 借 长投 100 贷 营业外收入 100(若是本年合并) 如果是去年合并的 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0 对吗?
母公司个别报表的初始投资成本是1000,合并报表层面初始投资成本是1200,假设该差额是由于重大影响的长投引起。那么底稿中我对长投需要做调整分录吗?调整分录怎么写?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做调整分录是不是下面这样的? 1. 对初始确认的长投进行调整: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 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分红 借 投资收益(子公司分红*持股比例) 贷 长投 3.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净利润等(假设都是利得)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综*持股比例) 贷 资本公积(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然后,把调整后的长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 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其综(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盈余公积 借 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贷 长投(个别报表长投+进行前面那些分录调整后的) 借 商誉 (或者 贷 营业外收入) 贷 少数股东权益(差额)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对吗?
1.多次交易分步实现非同控企业合并个别报表原投资为长投和金融资产,初始投资成本小于被合并方净资产份额时,合并要调营业收入这一步吗?合并报表时要先调初始成本然后再调公允 评估增值 未实现交易和长投是吗?个别报表初始计量不调营业外收入是吗? 2.重大影响的长投个别报表在初始计量时就要调营业外收入? 3.为什么长投转换除了金融资产转权益法有调整营业外收入这一步 其他5种没有? 4.长投和合并报表哪些情况下初始成本小于净资产份额时要考虑调初始成本这一步? 5.存在调初始成本的哪些是要大于被投资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份额哪些是大于账面份额哪些是大于得到物的公允
转给法人的报销款,回单上备注成还款了,这样有没有问题
这个月能开上个月的发票吗
帮别人代理记账,公司规模小,没啥太多业务,也没什么人,记账凭证主管审核出纳制单都要有名字吗公司就6.7个人都生产的。
个税利润总额20365.25,应缴纳经营所得税是?
个税利润总额20365.25,交经营所得多少?
老师,餐饮公司,早餐餐标10块,午餐20块,现在知道每个月成本20000,总共用餐人数是2000,早餐1000人,午餐1000人,单人单量成本是20000/2000吗,还是用分配系数,分配出早餐成本和午餐成本,再分别除以早餐人数和午餐人数
什么是无票收入,指的是对公的还是什么
请问小规模纳税人销售收入超过30万和没超过都怎么记账?
现在个人可以开公司抬头的电话费,但备注栏会写个人姓名以及电话号,开这样的发票如何写会计分录?如果是个人抬头的电话费发票,如何写会计分录?
我们公司系统里面的入库和实体仓库里的东西不一致,入库有时候会晚一些,在做销售出库单的时候就会有一部分东西没有从系统里面过,我做账是以发票来做的,收入是正确的。今天意识到了有一部分东西没从系统过导致没有核算成本,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呢?
底稿中对母公司的长投做调整分录是不是下面这样的? 1. 对初始确认的长投进行调整: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2. 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分红 借 投资收益(子公司分红*持股比例) 贷 长投 3.对长投后续计量的调整,之,净利润等(假设都是利得)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持股比例) 贷 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综*持股比例) 贷 资本公积(子公司按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持股比例)
然后,把调整后的长投跟子公司所有者权益抵消: 借 实收资本 借 资本公积(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其综(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借 盈余公积 借 未分配利润(公允价值调整后的) 贷 长投(个别报表长投+进行前面那些分录调整后的) 借 商誉 (或者 贷 营业外收入) 贷 少数股东权益(差额)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对吗?
老师,我上面的分析,每个字都斟酌过的,麻烦您仔细得看完之后,告诉我:分析得对不对哈
另外我还有一个疑虑,如果底稿中按照权益法调整,已经确认过营业外收入了,之后抵消再出现营业外收入的话,那岂不是重复了?
借 长投 贷 投资收益(如果是权益法长投作为对价,公允和账面价值差额) 贷 营业外收入(如果“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子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
小于吧。。。您不要乱回答。。。
调整分录看了 1-3 思路是对的,抵消那块你可以再好好研究下教材例题,商誉调整那块我这边这块知识有点模糊了。
啥意思,我到底是对的还是不对?具体哪里是不对的?
1 计入营业外收入 是 大于
其他没问题 ,商誉那块你再看下教材,我这边比例熟悉调整分录。
我那另外一个一样的问题,您不要接手了
好的,同学,祝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