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请稍等
请问下面两段话有什么区别,一会儿说计入资本公积,一会儿又计入商誉,搞不清: 1.非同控评估增值或者减值,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计入资本公积 2.非同一控制下免税合并形成的商誉,由于商誉本身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即商誉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因为如果要确认,必然增加商誉的账面价值,由此商誉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又有差异,如此形成循环,所以准则规定这种情况不能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但是如果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免税合并中取得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此时应该调整合并时确认的商誉的金额。
(1)在合并情况下,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被购买方的账面价值,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 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对应科目为商誉。 (2)在并情况下,商誉的计税基础为0,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的差异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 因企业合并成本固定、若确认递延所得税负 债,则减少考虑递延所得税后被购买方可辨 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商誉,由此进入不 断循环状态。 请问以上(1)和(2)都是属于非同一控制免税合并的递延所得税处理方法,为什么处理方法不一样?
对于商誉的递延问题,初始商誉确认时有差异不确认码?只明白研发支出的无形资产账面和计税的差额,不确认差额,好像没太理解商誉??老师能否说一下?
(1)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确认了商誉并且按照所得税法规的规定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如:吸收合并时应税合并,初始确认时不产生暂时性差异)的;(2)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不区分应税合并和免税合并,被购买方的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维持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而账面价值应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对应科目为商誉。 请问上述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中商誉在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账面价值,不产生暂时性差异;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中初始确认时计税基础等于原购买方的计税基础,账面价值反映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产生暂时性差异。请问两者区别在哪里?
选项A正确,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因其成本无法可靠计量,不满足资产确认条件,不应确认为一项资产。 选项B错误,商誉不具有可辨认性,不满足无形资产的定义,不属于无形资产。 选项C正确,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初始投资成本与支付的对价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不应确认为商誉。 选项D正确,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实际支付的对价小于取得被投资方于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合并报表中应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选项a企业内部产生的商誉不是已经在长期股权投资里面吗?他的金额不就等于购买方实际支付的对价大于取得被投资方购买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我忘了为什么说其成本不可计量?
老师,我们公司名下没有车辆,但是有油费,开的是专票,并且已抵扣,已产生了价税合计有2.2万多,这个有风险吗
公账没钱发工资,老板转钱到公账,怎样备注最好
老师,怎么快速的统计公司以前年度的油耗量及金额
请教老师,公司是一般纳税人,投资设立了一个小规模子公司,假如一种商品本来由母公司销售,考虑增值税太高,打算转由子公司销售,请问这样有没有税务风险
老师你好!异地预缴有部分没有预缴,现在预缴这部分税费,我们现在不抵扣,放在帐上,有什么影响吗?
老师 单位报销500以下的是不是可以用收据啊
(1)这道题在关键审计事项中沟通可不可以理解为 做出了充分披露 而另一道题拟发表无保留意见则说明没有做出披露呀
老师您好我现在企业注销有几个问题想问下:1、未分配利润是不是已经交过企业所得税的净利润累计下来的?股东分红按照这个缴纳分红稅,自然人股东按投资比例的20%缴纳?2、实收资本40万,这个是怎么还给股东,还的时候还交税吗?
老师你好,电商行业发生退货退款,供应商那边扣除一部门产品的折旧费,这个怎么让对方开发票
产权比率与权益乘数的关系与区别?
商誉也不确认的 如果商誉确认,会形成死循环
商誉由合并成本-被合并方净资产的份额来决定,意思确认了商誉,就增加了被合并方的净资产份额,又得重新来调商誉?
对的对的,就是这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