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
Q

老师,请看下这道题里面有句,按销售额的增长比例这句话我认为是错的,因为生产能力饱和后销售额增长是会使固定资产会增加,但不是按销售额的增长比例增加

老师,请看下这道题里面有句,按销售额的增长比例这句话我认为是错的,因为生产能力饱和后销售额增长是会使固定资产会增加,但不是按销售额的增长比例增加
2021-09-29 12:48
答疑老师

齐红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财税讲师

免费咨询老师(3分钟内极速解答)
2021-09-29 12:57

您好! 题干的意思就是已经达到生产力饱和后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是和销售额的增长比例增加。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2:58

题目的意思就是说固定资产要增加的话按与销售额同比例增加?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9-29 13:01

您好!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下,假设现有的固定资产下生产能力饱和的销售额是10万件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是销售额的20%,固定资产也是销售额的敏感性资产。如果增加销售额,那么就要投资固定资产,增加固定资产的比例就是按照固定资产和销售额的比例增加的。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3:08

假设上年期末存货10,固定资产100,固定资产生产能力饱和,且一台设备需要100元,预计本年销售额增加50%,则存货本年增加5,固定资产增加多少?50吗?还是100?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9-29 13:30

您好! 是和销售额成比例的,不是和存货成比例的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3:30

假设上年销售额10,固定资产100,固定资产生产能力饱和,且一台设备需要100元,预计本年销售额增加50%,固定资产增加多少?50吗?还是100?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9-29 13:31

您好! 就是假设销售额是10万元,然后固定资产相对销售额的比例是20%的情况下,比如要再增加10万的销售额,相应的增加的固定资产的投资就是10*20%=2万元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3:32

那如果2万买不来一台固定资产呢?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9-29 13:33

您好! 一般这种试题都是不考虑其他情况的,做试题和实际业务是有偏差的。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3:35

那为什么固定资产饱和了就是敏感性资产了呢?我认为和销售额成同比例变动的就是敏感性的,固定资产不可能跟销售额同比例变动啊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9-29 13:36

您好! 因为题干是假设的生产能力饱和后,固定资产是敏感性资产。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3:40

不是让我判断吗?饱和是不是变敏感性资产.我认为不是,因为固定资产就算饱和了要增加,增加量也不是跟销售额同比例增加,所以我认为表述错误啊,所以你现在要帮我解答,为什么是同比例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3:40

否则就不是敏感性资产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9-29 13:48

当企业的生产能力没有剩余时,那么继续增加销售收入就要增加新的固定资产投资,这种情况。固定资产是敏感性资产。除此外,为非敏感资产。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3:52

不是正比例增长也是敏感性吗?

头像
齐红老师 解答 2021-09-29 13:57

您好! 生产能力饱和后固定资产和销售额是正比例关系。

头像
快账用户4235 追问 2021-09-29 14:03

不是,我说了例子,你说不考虑这种情况,那真是怪了,固定资产不就是这种情况的吗?那我怎么考虑,按固定资产跟产成品一样?卖一个用掉一个固定资产呐?

还没有符合您的答案?立即在线咨询老师 免费咨询老师
咨询
相关问题讨论
您好! 题干的意思就是已经达到生产力饱和后再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固定资产投资部分是和销售额的增长比例增加。
2021-09-29
你好,同学。 你这里是指收入的增长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同比增加所达到的增长率。
2020-04-30
您好,答案里第一句就说了应收账款应该大额增加。分录如下: 附追索权的保理时,企业的账务处理一般为:借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等科目,贷记“短期借款”科目。不附追索权的保理时,企业应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科目。
2024-06-15
在考场上,如果题干明确要求使用销售百分比法预测资金需要量,而您使用了收入增长比例的方法来解题,是有可能丢分的。 考试中,严格按照题干的要求来选择和使用相应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题干指定了销售百分比法,就意味着您需要依据这种方法的原理和步骤来进行计算和分析。 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会出现解析与题干要求不一致的情况,这可能是由于解析的疏漏或者示例的不严谨。但在正式考试中,出题者通常会根据考生对指定方法的正确运用来进行评分。
2024-07-17
同学你好,哪里不明白?
2022-11-29
相关问题
相关资讯

领取会员

亲爱的学员你好,微信扫码加老师领取会员账号,免费学习课程及提问!

微信扫码加老师开通会员

在线提问累计解决68456个问题

齐红老师 | 官方答疑老师

职称: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亲爱的学员你好,我是来自快账的齐红老师,很高兴为你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你的吗?

您的问题已提交成功,老师正在解答~

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码,可方便地进行更多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该手机号码已注册,可微信扫描下方的小程序进行提问
会计问小程序
会计问小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