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超市账面资产=800-350=450万元 公允处置净额=500-60=440万元 所以要计提减值准备10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10 贷持有待售资产减值准备10 所以列示800-10=790万元
老师,帮忙看看这个单选题?有一处不理解,后面第二个图片是我写的答案,剩余投资在投资时点的投资成本应为3000*40%=1200小于当日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4000*40*=1600应要调整留存收益400为什么答案中并没有调整??
两个都是追加投资形成控制,如果是权益变成本,原权益账面十新投入公允价确定长投成本法下初始入账成本。到底什么时候会用被投资方所占最终控制方净资产账面价值的份额。题目告诉是最终控制方的公允价就不用,直接第一次账面十第二次对价,如果题目有最终控制方账面价值,则用两次总比例╳账面?是这样理解??
第一,这道题的不同答案存在自相矛盾之处,答案1给出的分录是基于什么问题?另外一个题目的答案与这道题答案并不相同,差异是什么? 第二,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仅考虑了黄色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异,未考虑绿色 未实现内部损益的调整。为什么? 第三,处置投资时,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有时计入 投资收益,有时计入 留存收益,这个有什么规律?-处置公允价值法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差额计入留存收益,处置成本法/权益法,差额计入 投资收益(结论对否)?
帮忙看一下两个第三问,第一个是公允处置净额与账面价值熟低计量,公式不对;第二个50怎么来?
麻烦老师把这两个题看完之后回答我下列几个疑问 1、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按照固定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固定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之间较高者确定。那么第一张图的89875是哪个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吗? 2、第一张图用较高者减销售净价计入资产减值损失,为什么第二张图是用净值(相当于第一张图的89875)减去较高者进入资产减值损失?这是两类题型吗? 3、如果89875是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那第三张图的180是不是也可以是?那没什么图中的净额又是95万元?(因为都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累计折旧)
老师,小规模转一般纳税人,预估9月结束后销售超了500万,那应该申请9月转一般纳税人还是10月再申请?想第3季度结束,10月再转一般纳税人可以吗?
第五问怎么做 答案看不懂
收到医保中心打过来3.26元,怎么做会计分录?
我是小规模纳税人,税务局打电话说7月份收到的票有两张异常,是我们从个人手里购买的固定资产,他给找人开的票,我能否固定资产不开发票,根据付款凭证暂估入账,按月计提折旧,汇算清缴之前收不到发票就纳税调增可以吗?
老师,公司是制造行业,目前在建厂,但是目前有培训费收入往出开票,在建项目的进项税可以抵扣培训费收入的销项税吗?
奶茶直营门店1-7月的收入未进入公司账户,而是走了法人个人卡,如果想要规范起来。这部分收入要如何合理转入公司账户呢?会涉及些什么流程?我们是在昆明,不知道当地对这方面的政策?
法人要是转账到公户卡里怎么备注好呢,直接写往来款还是写清楚法人代垫xx款这样呢
財管:貝塔係數,衡量的是市場風險 中的系統風險還是非系統風險?
为什么所有题目都不提供年金现值指数或是复利现值指数
有一个不明白的就是说比如无形资产它是属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然后在会计上不用摊销,而在税法上需要进行摊销。那就会需要在当期所得税中进行调减。但是也会产生递延所得税,调减了,然后就属于当期所得税会减少吗,然后这个递延所得税也是属于递延所得税费用也就是,那这个调减的金额和递延所得税费用使利润不就减少了两个相同的数字吗?这样子不就重复了吗?到时候这个递延所得税负债转回的时候,那本期这个当期所得税还是属于调减了。那还需要这个递延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吗?